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转换:由诱致性转向强制性

发布时间:2022-01-10 14:46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制度变迁过程,要遵循制度变迁的普遍规律。近年来,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行动团体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自发开展学分银行建设探索,进行一种诱致性的学分银行制度变迁路径尝试。实践表明,面对当前诸多现实困境,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目标不能通过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来实现,必须由国家承担起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主体的职能,通过国家法规或行政命令的方式确立学分银行制度并通过国家强制力量在全国推行,实现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转换。在推进策略上,要转变学分银行制度变迁的行动主体,建立统一的学分银行知识体系,组建学分银行制度研究与推进组织,推动"意识形态"变革,推进学分银行集体认知,突破学习成果存储的技术障碍。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22(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转换:由诱致性转向强制性


学分银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行动团体关系

学分,强制性制度变迁,团体,银行


与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相比,学分银行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意味着行动主体相互关系的反转(见图2)。围绕学分银行制度建设这一核心目标,国家层面的教育部等部委处于中心领导地位,统一制定学分银行制度并推进制度实施,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等,则变成学分银行制度的具体实施者与执行者。(二)国家是推动学分银行制度变迁的最佳主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必然、实然与应然[J]. 王春娟,李嘉林.  职教论坛. 2019(06)
[2]基于国际比较的学分银行学分内涵及学习成果转换研究[J]. 余燕芳,葛正鹏.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2)
[3]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J]. 鄢小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5(01)
[4]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 郝克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1)
[5]埃丽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述评[J]. 高轩,朱满良.  行政论坛. 2010(02)
[6]论诺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J]. 刘和旺.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3)
[7]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维逻辑框架[J]. 李正图.  江淮论坛. 2007(06)
[8]制度惰性与我国的体制改革[J]. 涂晓春.  改革与开放. 2007(04)
[9]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考察:方法论的视域[J]. 杨汇智.  求索. 2005(08)



本文编号:358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58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