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办学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1:06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办学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取得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蒙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全区的发展水平和全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也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一定的差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兼用定量研究。研究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辅以访谈并以相关文件法规为参照。 全文共分五部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和过程。在对呼市民族教育简单解释的基础上,简要说明选题的原因以及本研究对构建蒙语授课教育的理论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依据。 第二部分介绍民族教育的涵义。在民族教育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简要说明本文研究的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的方向。 第三部分是国内外本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多元文化教育及双语教育的研究,了解国内外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从而为下面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第四部分是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现状分析。对呼市中小学蒙授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蒙语授课学校数量太少,与首府地区对蒙语授课学校的要求不相符、蒙语授课中小学生生源严重不足、蒙语授课中小学校中的教师队伍日趋老化,知识陈旧,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民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民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其存在问题的形成,从民族教育政策的落实、蒙古族儿童少年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升学就业出路问题对人们思想上的影响、师资队伍问题、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五部分提出了推进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发展的思路。一是制定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是民族语言授课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以“双语”、“三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三是改变民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局面,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稳定学校布局,增加生源。 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引起大家对蒙语授课教育的关注,探求呼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呼市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服务,为蒙古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服务,进一步促进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蒙语授课 办学困境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52.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一、引言8-10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三) 研究方法及过程10
  • 二、民族教育的涵义10-11
  • 三、国内外本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11-15
  • (一) 国外相关研究11-13
  • (二) 国内相关研究13-15
  • 四、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现状分析15-25
  • (一)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的基本情况15-16
  • (二)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存在的问题16-21
  • (三) 原因分析21-25
  • 五、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今后的发展对策25-33
  • (一) 制定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是民族语言授课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25-28
  • (二) 以“双语”、“三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是提高质量的关键28-29
  • (三) 改变民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局面,,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29-30
  •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稳定学校布局,增加生源30-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36
  • 附录36-40
  • 致谢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梅琴;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海霞;呼和浩特市汉语授课民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市中小学蒙语授课学校办学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79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