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7:09

  本文关键词: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养方式主要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交往为中心,并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的过程,这种过程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指父母传递给子女的态度及行为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母亲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通过言传身教把自身的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她们的子女。教养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已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有关影响教养方式的潜在因素——父母人格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亲人格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完成可以丰富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理论,从实践上,可以为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母亲人格测量采用问卷法。先后两次从沈阳市随机抽取1~3岁儿童的母亲分别为540名和400名,并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494份和382份,用于修订人格问卷。母亲教养方式采用观察法。从沈阳市随机抽取32名1岁半儿童的母亲进行教养方式实验,并请参与教养方式实验的母亲填写修订后的人格问卷。最后,对母亲人格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处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1、修订的人格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查母亲人格的工具。2、母亲的神经质与教养方式总分和共享情感氛围呈显著负相关。即神经质高的母亲,其教养方式水平低,共享情感氛围低;神经质低的母亲,其教养方式水平高,共享情感氛围水平高。且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的神经质影响教养方式的一个维度——共享情感氛围。3、母亲移情关怀与教养方式总分和共享情感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即移情关怀高的母亲,其教养方式总分和共享情感氛围水平高;移情关怀低的母亲,其教养方式总分和共享情感氛围水平也低。且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移情关怀与共享情感氛围间不存在因果关系。4、母亲的经验开放性与共享情感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影响母子的共享情感氛围。5、母亲的认真性、观点采择与回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即认真性、观点采择高的母亲,其给予的回应性多;认真性、观点采择低的母亲,其给予的回应性少。且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的观点采择影响母亲的回应性,母亲的认真性与回应性间不存在因果关系。6、母亲回应性与婴儿发出的消极信号呈显著负相关。7、母亲的神经质、宜人性、观点采择在不同学历上的差异显著。8、母亲人格维度在不同职业上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母亲 人格 移情 教养方式 回应性 共享情感氛围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 问题的提出11-19
  • 1.1 教养方式的概念及结构11-12
  • 1.1.1 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11
  • 1.1.2 父母教养方式结构11-12
  • 1.2 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12-13
  • 1.2.1 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12-13
  • 1.2.2 母亲人格对教养方式的影响13
  • 1.3 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13-18
  • 1.3.1 人格结构的研究13-16
  • 1.3.2 母亲人格对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16-18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2 研究方法19-24
  • 2.1 研究对象19
  • 2.1.1 问卷19
  • 2.1.2 观察19
  • 2.2 研究工具与材料19-23
  • 2.2.1 问卷法19
  • 2.2.2 观察法19-20
  • 2.2.3 研究程序20-23
  • 2.4 统计方法23-24
  • 3 结果分析24-34
  • 3.1 人格结构分析24-28
  • 3.1.1 母亲人格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24-26
  • 3.1.2 母亲人格问卷结构的相关性分析26-27
  • 3.1.3 母亲人格问卷的信度检验27
  • 3.1.4 母亲人格问卷的效度检验27-28
  • 3.2 母亲人格各维度与其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28-31
  • 3.2.1 母亲的神经质、移情关怀与教养方式总分呈显著相关28-29
  • 3.2.2 母亲的神经质、经验开放性影响母子共享情感氛围,而母亲的移情关怀与其无因果关系29-31
  • 3.3 母亲人格维度的差异检验31-33
  • 3.3.1 母亲的宜人性、神经质、观点采择在不同学历上的差异显著31-32
  • 3.3.2 母亲人格各维度在不同职业上的差异不显著32-33
  • 3.4 母亲回应性与婴儿发出消极信号呈显著负相关33-34
  • 4 讨论34-41
  • 4.1 人格的结构34-35
  • 4.2 母亲人格与其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35-38
  • 4.2.1 母亲的神经质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35-36
  • 4.2.2 母亲的经验开放性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36
  • 4.2.3 母亲的认真性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36-37
  • 4.2.4 移情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37-38
  • 4.3 母亲人格与学历的关系38
  • 4.4 母亲人格与职业的关系38
  • 4.5 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婴儿发出信号类型的之间的关系38-39
  • 4.6 给母亲的建议39-40
  • 4.6.1 增强母亲积极情感的表达39
  • 4.6.2 增加母亲对孩子的回应39-40
  • 4.6.3 增进母亲自身的文化素养40
  • 4.7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9
  • 附录 幼儿教育调查问卷49-52
  • 致谢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素慧;;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波;延吉市小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李雪莲;震后农村0-3岁再生育婴儿的家庭教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