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辨析
本文关键词: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辨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残疾人教育和特殊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残疾人并不是全部需要特殊教育,其教育方式主要是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对象不只限于残疾人,其发展趋势是面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国际上,通过推广全纳教育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思考: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尊重残疾人的自主选择权;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环境;建立开放运行的特殊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残疾人教育 特殊教育 概念辨析 发展思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880043)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引言我国残疾人教育历史悠久,从秦汉到明清,先后都有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对残疾人给予帮助,如对残疾者赐谷、设立福田制和养济院等[1]。我国近代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最先受到西方传教士学校的推动,最先创办的北京瞽叟通文馆和山东登州启喑学馆分别是我国最早的盲校和聋校。新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继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金香花;;转型期韩国特殊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评论;2010年05期
3 申素平;;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1年00期
4 陈琳;发展变革中的俄罗斯特殊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5 兰继军;蓝岚;;以色列发展特殊教育的经验[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6 余强;;意大利完全全纳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8期
7 谢敬仁;钱丽霞;杨希洁;江小英;;国外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及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6期
8 刘岚;;澳大利亚特殊教育概览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坤;潘明;;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李开勇;;论特殊青少年身体障碍及其教育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3 邓卫权;;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陈淼根;尹文辉;;春风化雨,启迪人生——略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5 孙玉梅;;教育公平视野下特殊教育的走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韩景军;王悦;;丹东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体育需求及干预措施[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涛;成云;;网络教育对特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研究[J];硅谷;2009年08期
8 周春平;;关注数学本质 促进耳聋学生思维的均衡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31期
9 刘全;张家黎;刘勇;;重庆市高职院校特殊人群体育教育的制约因素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10 杨华;;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沈员萍;儿童公园主题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杨运强;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悦;上海部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帅;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光鑫;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立法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蔚天;以色列教育立国经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黄存泉;随班就读脑瘫学生辅助技术支持方案制定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袖苏;我国特教教师教育政策的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郭瑞华;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翔;高度完善的日本特殊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潘光;试论以色列的文化发展和科教兴国[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3 程文红,刘漪;以色列儿童精神卫生中心印象记[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2期
4 华国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邸敏;;以色列的《特殊教育法》及其实施[J];教育与职业;1993年05期
6 侯晓燕;张岩宇;;我国特殊教育立法演变的历程及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7 郑淑杰;以色列儿童的早期发展与父母的参与[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武学超;布什政府的教育财政与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9 李世宏;中国与以色列基础教育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10 李世宏;以色列基础教育发展特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云尔;盛永进;;融合理念下的“全人教育”——香港特殊教育考察随感[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2 高静;;欧洲全纳教育新进展[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年12期
3 邓猛;肖非;;特殊教育学科体系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6期
4 黄志成;;从第五届国际特殊教育大会看全纳教育的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5 翟海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和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潘镭;宣武区“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策略实证研究”阶段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1期
7 张依娜;;与普教共同发展的瑞士特殊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8 李拉;;“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5期
9 罗亦超;;今日俄罗斯的特殊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1期
10 孙玉梅;邓猛;;葡萄牙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红;李刚;;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解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婀娜;关爱“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显坤;特殊教育需要特别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沈祖芸;上海:特殊教育实现有教无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孟霞;发展特殊教育需多部门协作[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张雷 记者 龙群;特殊群体需要特别关爱 特殊教育需要特别奉献[N];九江日报;2008年
6 李玉兰;特殊教育:一项爱的事业[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润东;保障残疾少儿人人能上学[N];华夏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丽平;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N];法制日报;2006年
9 赵一枫;全纳教育在这里初绽蓓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杜修战;我市特殊教育工作获专家好评[N];广安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楠;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艾春;中美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养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商秀梅;英国全纳学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艾丽;英国全纳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腾格勒日呼;呼包鄂三市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董玮倩;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聪莉;全纳教育课程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彦云;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增雷;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辨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