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6:00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会女子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道独特而优美的风景线。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近代的留学生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医学教育方面功不可没,尤其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公平的竞争机会,仍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女子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章对中西女性观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比较。儒教与基督教在很长时期内存在着一种共性——歧视女性,但基督教在宗教改革之后,对女性的歧视有所改观。由于基督新教主张男女平等,女性开始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正是西方19世纪末期的最早一批女大学生,为中国的教会大学提供了必要的师资。从教会大学所属宗教派别来看,在中国1850-1950年100年间创办的16所教会大学中,新教学校占13所,天主教学校占3所,其中3所教会女子大学都是由新教创办的。在3所天主教大学中,辅仁大学直到1938年才招收女生,这也说明天主教的女性观相对保守。 第二章从历时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教会女子大学自1905年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进行宏观研究。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1905—1925年,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办学宗旨、理念是传播福音,办学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宗教领袖和神职人员。金陵女子大学和华南女子大学的宗教气氛十分浓厚。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宗教仪式,学生必须学习宗教课程,否则不能继续完成学业。1925—1949年,在中国发生反基督教和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之后,中国教会女子大学开始在政府立案、注册,其办学宗旨、师资结构、专业与课程设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章从共时研究的角度,重点探讨两所独立设置的教会女子大学的主要特点。两所教会女子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真正的贵族学校,学费相当昂贵。由于教会大学的特殊性质,教会女子大学教员的学历层次很高。教会女子大学注重开设数学、英文、化学、生物、体育、家政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会女子大学在英语教学和出国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很多中国女学生选择教会女子大学的主要原因。师范教育是教会女子大学的一大特色,教会女子大学的毕业生有超过半数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注重社会服务是教会女子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与同时期的国立女子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比较起来,教会女子大学的学生更倾向于社会服务,这从两所教会女子大学的校训就可看出。
【关键词】:教会女子大学 传播福音 女子教育 本土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7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中西女性观视野下的女子教育13-18
- 第一节 儒教的女子教育13-15
- 第二节 基督教的女子教育15-18
- 第二章 从传播福音到教育为本: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本土化进程18-26
- 第一节 传播福音18-23
- 第二节 教育为本23-26
- 第三章 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主要特点26-32
- 第一节 人才培养26-30
- 一、学生来源26-27
- 二、师资力量27-28
- 三、专业与课程设置28-30
- 第二节 社会服务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37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3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边晓丽;福州早期教会学校研究(1847-1900)[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建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大学“并校运动”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