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学习在认知过程、情感需求等方面做出调整,从而使自身与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能力特征。从现有研究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提高这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对个体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众多学者们的研究报告显示,心理健康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和学习适应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蒙古族大学生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等变量上的学习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验证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改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及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四所大学的500名蒙古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冯廷勇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探讨了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 1.男性和女性只在学习适应性量表的学习态度维度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性。 2.不同年级的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维度上及学习适应总分上都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 3.不同专业的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量表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维度上及学习适应的总分上均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 4.不同地区的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量表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维度上及学习适应的总分上都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 5.蒙古族大学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状况并不理想。 6.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大学生样本比较发现,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分数低于大学生样本之外,其它方面的分数都高于大学生样本;并且,在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发现,SCL-90的各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全国常模,因此,可以得出,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较差。 7.心理健康的各因子与学习适应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8.心理健康水平能较好的预测学习适应性。
【关键词】:学习适应 心理健康 大学生 蒙古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52.4;G4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7-9
- 1.1 研究背景7-9
- 1.2 研究目的9
- 2 文献综述9-15
- 2.1 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9-15
- 2.1.1 概念的界定9-11
- 2.1.2 国外的研究现状11-13
- 2.1.3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15
-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思路15-19
- 3.1 研究被试15-16
- 3.2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16-19
- 3.2.1 研究思路16
- 3.2.2 研究假设16-17
- 3.2.3 研究工具17-19
- 4 研究结果统计19-27
- 4.1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结果19-26
- 4.1.1 性别上的差异分析19
- 4.1.2 年级上的差异分析19-20
- 4.1.3 家庭所在地区上的差异分析20
- 4.1.4 专业类别上的差异分析20-23
- 4.1.5 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23-24
- 4.1.6 上大学前是否住校的差异分析24
- 4.1.7 是否担任学校社会工作上的差异分析24-25
- 4.1.8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整体状况25-26
- 4.2 蒙古族大学生SCL-90 量表测试结果的统计26-27
- 4.3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SCL-90 量表的相关比较27
- 5 分析与讨论27-29
- 5.1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整体状况27-29
- 5.2 蒙古族大学生SCL-90 的整体状况29
- 5.3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29
- 6 结论与建议29-34
- 6.1 结论29-30
- 6.2 建议30-31
- 6.2.1 学生层面的建议30
- 6.2.2 教师层面的建议30-31
- 6.3 高校层面的建议31-33
- 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33-34
- 致谢34-35
- 注释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39-44
- 作者简介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志中;谭芳;;寝室人际关系对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2 李芳;一年级大学生学习适应初探[J];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3 马立骥;林旭东;张建英;;医科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02年01期
4 陆小英,方格;SARS流行期少年儿童学习适应的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9期
5 杨艳玲;;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6 袁茵;三例孤独症儿童学习适应特点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4期
7 杨伊生;成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与学习适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8 王永辉,张增荣;网络课程的学习适应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孙淑晶;;促进转学生学校适应的策略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张海珍;;关于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伟;张景焕;许燕;;男护生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平;;蒙古族大学生1985-2000年间体质健康变化特点与启示[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3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董平;张卫;李霓霓;麦玉娇;余苗梓;;未来时间洞察力、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于华林;;中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适应、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璐;张林;;大学新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玉柱;金盛华;;目的性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问卷在蒙古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验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逸萍;封琴;;独立学院新生适应状况及教育模式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宁昌峰;;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定向运动的相关研究[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刘海燕;刘爱芹;;高师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文郁;蒙古族大学生的妈妈[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2 石宝生;聚业界精英 创自由论坛[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石义胜;问题孩子背后常常站着问题家长[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黎川县樟溪小学 杨利军;合作学习适应什么样的教学任务[N];抚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郭弘 实习生 吴佩遥;学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N];重庆日报;2004年
6 王 弘;孩子,老师的心好痛[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张洪军;“不给别人添麻烦”[N];健康报;2003年
8 弓克;人应在学习中丰富自我[N];吉林日报;2007年
9 麦家;随笔两题[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王晓龙;不懂快乐的男人[N];温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钢照日格;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安美荣;蒙古族大学生的蒙汉文化认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唐德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宝梅;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和平;重庆市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格根图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鲍瑞;蒙古语时态对蒙古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现在完成时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伶泉;赤峰高校蒙古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苏晓玲;蒙古族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春燕;蒙古族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9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