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

发布时间:2017-05-28 15:09

  本文关键词: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1980年以来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家庭教育学在大陆地区的复兴入手,就家庭教育学在大陆的研究基本框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形容作“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亦不为过。宏观的梳理,是学科发展前进的必须。阶段性的对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基石。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研究者对“家庭教育”做一个系统的、阶段的回顾及学科的分析。 论文主要以客观数据和文献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两大方面入手,采取客观材料进行内容与数量的分析,试图深入探求家庭教育学在大陆的复兴和发展。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总结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在家庭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并由此廓清大陆家庭教育学的研究框架,剖析其现状与不足,以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助益。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 学科发展 中国大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2
  • 绪论12-19
  • 一、研究问题的由来12
  • 二、学科的创建12-14
  • 三、学科的发展历程14-19
  • (一) 研究方法14-15
  • (二) 研究内容15-16
  • (三) 研究队伍16-17
  • (四) 成果与展望17-19
  • 第—章 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学19-26
  • 一、家庭19-21
  • (一) 家庭的社会属性19-20
  • (二) 家庭的生命周期20-21
  • 二、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学21-26
  • (一) "家庭教育"21-22
  • (二) "家庭教育学"22-26
  • 第二章 家庭教育学之研究框架26-47
  • 一、学科发展之衡量法26-27
  • 二、大陆家庭教育学之研究框架27-47
  • (一) 学科专著出版情况27-30
  • (二) 研究框架:核心概念部分30-31
  • (二) 研究框架:演化、目的及作用部分31-33
  • (三) 研究框架:影响因素部分33-36
  • (四) 研究框架:内容部分36-37
  • (五) 研究框架:方法部分37-38
  • (六) 研究框架:整体策略部分38-40
  • (七) 研究框架:家庭、学校和社会部分40-42
  • (八) 研究框架:元研究部分42-44
  • (九) 大陆家庭教育学研究基本框架44-47
  • 第三章 学术地位研究指标之一:研究成果47-62
  • 一、学术论文47-53
  • 二、著作53-57
  • 三、课题57-62
  • 第四章 学术地位研究指标之二:研究队伍62-80
  • 一、研究队伍的构成62-66
  • 二、研究队伍现状66-75
  • (一) 主力部队66-72
  • (二) 其他领域的研究者72-75
  • 三、研究者的培养途径75-80
  • (一) 高等学校专门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发展75-76
  • (二) 后继人才的培养76-80
  • 结论 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80-87
  • 一、综述分析80-83
  • 二、展望83-87
  • (一) 研究展望83-85
  • (二) 研究力量的发展85
  • (三) 期待85-87
  • 附录一:全文图表索引87-89
  • 附录二:大陆家庭教育学著作目录辑录:1984~200789-106
  • 郑其龙编著.家庭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页数:26789-90
  • 赵忠心著.家庭教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页数:29990-91
  • 陈佑兰编著.家庭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页数:16991-92
  • 彭德华编著.现代家庭教育学[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页数:21192-93
  • 孙俊三.邓身先主编.家庭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页数:37193-95
  • 彭立荣著.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页数:33295-97
  • 陈佑兰,焦健编著.当代家庭教育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页数:15397-98
  • 邓佐君主编.中国教学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页数:32298-99
  • 秀诚钧.李顺根.王国民.家庭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页数:35099-101
  • 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页数:310101-102
  • 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页数:401102-104
  • 李天燕著.家庭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页数:239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2
  • 后记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强;;中国科协表彰在学科发展与科技进步研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68个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J];才智;1995年03期

2 朱信贵;学科发展不平衡性的哲学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王斌全;医学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4 王柯敏;对“十五”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9期

5 ;重庆师范学院学科发展与科学技术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李雯,欧阳玉;学科梯队建设与学科发展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7 肖湘愚;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中应处理的两对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6期

8 刘春雷;陈睿渊;桂占吉;;浅析教育技术与数学模型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9 齐立森;;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启示[J];教育信息化;2006年19期

10 郭树勇;;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J];国际观察;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C];2008年

2 曹晓萍;;优化选题与科技期刊质量[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应义斌;王剑平;赵文波;;从北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谈我国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芳;邬志敏;李征涛;龚阳;刘颖;;浅谈专业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侯艳清;田雨普;;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罗兴录;;作物栽培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胡燕生;李斌;;影响中国病案学科发展因素探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明金;;材料力学课程改革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魁;;对矿产地质勘查学科发展的几点意见[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杭生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增强理论自觉 促进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曲静;工业设计专家聚哈研讨学科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将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和趋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呈现六大趋势[N];江苏科技报;2007年

5 朱冰;我国学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清春;未来食品:如何吃得放心[N];科技日报;2007年

7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延宏;科技进步离不开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我国建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报告[N];中国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琳;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3 周巳入;基于学科发展的大学预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4 曲直娇;从近十年文献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的变化及其学科发展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白穆;成熟与变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羿;普通高校电影艺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9 伍复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林平;山东省综合性医院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0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