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8:05

  本文关键词: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学校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工读学校作为品行障碍学生集中的地方,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较高,欺负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对于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采用张文新等人修订的Olweus中学生欺负行为问卷考察了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的基本特点。采用自编的情境访谈提纲研究了工读学校学生对于欺负行为归因、移情、道德判断的特点。采用卡特尔14人格因素问卷(CP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社会情境假定测验、同伴关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测验、领悟社会支持测验等来探讨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到上海市七所工读学校的学生,共198人。结果发现: 1.学生参与欺负的频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男生的欺负频率高于女生。发生欺负行为频率较高的主要为年龄较大的学生,,年龄小的学生相对较低。 2.言语欺负是欺负行为最普遍的形式。男生的欺负方式主要是直接言语欺负和直接身体欺负。女生的欺负方式主要是言语欺负与间接欺负。 3.工读学校学生欺负情境的不同角色主要有欺负者、被欺负者以及旁观者(亲欺负者、局外人)等角色。 4.多数工读学校学生对于欺负行为持消极态度,他们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在情感上比行为上更为积极。 5.多数欺负情境中,工读学校学生一般将欺负原因归结为被欺负者的行为问题。 6.在欺负情境中,不同角色的移情程度不同,旁观者比欺负者能够更大程度地体验到被欺负者的感受。 7.工读学校的学生均能对欺负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但是在具体情境中,他们的道德判断往往与行为产生偏差。 8.焦虑性人格特质、父母情感较冷漠,母亲拒绝否认孩子且对孩子较为放纵,疏于惩罚以及倾向于敌意归因以及采用攻击性应对策略的学生产生欺负行为的可能性较高。 9.性格较内向,父母较偏爱的,缺乏自信的应对风格以及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学生,受到欺负的可能性较高。
【关键词】:工读学校 欺负行为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65
【目录】:
  • 前言9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9-20
  • 1 欺负行为的界定10
  • 2 欺负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10
  • 3 欺负行为的评定10-11
  • 4 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11-12
  • 5 欺负行为研究的历史沿革12-18
  • 6 本研究的意义18-20
  •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20-52
  • 研究一 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基本特点研究20-27
  • 1 研究目的20
  • 2 研究方法20-21
  • 2.1 被试20
  • 2.2 研究工具20
  • 2.3 研究程序20-2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1-26
  • 3.1 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21-23
  • 3.2 欺负行为的方式23-24
  • 3.3 欺负行为发生的地点24
  • 3.4 欺负行为的应对行为24
  • 3.5 欺负行为的角色划分特点24-25
  • 3.6 对欺负行为的态度25-26
  • 4 讨论26-27
  • 4.1 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26
  • 4.2 欺负行为的方式26-27
  • 4.3 欺负行为发生的地点27
  • 4.4 欺负行为的应对行为27
  • 4.5 欺负行为的角色划分特点27
  • 4.6 对欺负行为的态度27
  • 研究二 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群体互动特点及归因、移情、道德判断特点研究27-37
  • 1 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群体互动特点研究27-30
  • 1.1 研究目的27-28
  • 1.2 研究方法28
  • 1.3 结果示例与分析28-30
  • 1.4 讨论30
  • 2 工读学校学生对欺负行为的归因、移情、道德判断特点研究30-37
  • 2.1 研究目的30-31
  • 2.2 研究方法31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37
  • 2.4 讨论37
  • 研究三 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37-52
  • 1 研究目的37
  • 2 研究方法37-39
  • 2.1 被试37-38
  • 2.2 研究工具38-39
  • 2.3 研究程序3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9-47
  • 3.1 欺负行为与人格特点39-41
  • 3.2 欺负行为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41-42
  • 3.3 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42-43
  • 3.4 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43
  • 3.5 欺负行为与社会支持43-45
  • 3.6 欺负行为影响因素综合分析45-47
  • 4 讨论47-52
  • 4.1 欺负行为与人格特点47-48
  • 4.2 欺负行为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48-49
  • 4.3 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49
  • 4.4 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49-50
  • 4.5 欺负行为与社会支持50
  • 4.6 欺负行为影响因素综合分析50-52
  • 第三部分 总结与建议52-54
  • 1 总结52
  • 2 建议52-53
  • 3 不足与展望53-54
  • 附录54-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红霞;工读学生人际冲突调适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邬洁妮;华人中学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85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