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08:04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族家庭承担着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培养本民族成员的重任,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着每一个蒙古族人民。而蒙古族家庭教育是蒙古族家长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其中家庭道德教育是子女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而且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无论在本民族成员的全面发展还是在社会的完整、稳定的发展方面都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本文立足传统,面向现代,从价值的角度,研究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问题。 本文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从选题缘由、目的、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价值,其次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了解了古今中外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现状,最后交代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概括出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 第三部分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和分析了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 第四部分提出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 家庭教育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1
  • 1.1 选题缘由7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9-10
  • 1.5 概念的界定10-11
  • 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历史回顾11-21
  • 2.1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11-15
  • 2.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15-19
  • 2.3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19-21
  • 3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调查与分析21-33
  • 3.1 研究对象21
  • 3.2 研究内容21-32
  • 3.2.1 蒙古族家庭的勤俭节约教育调查分析22-24
  • 3.2.2 蒙古族家庭的团结互助教育调查分析24-26
  • 3.2.3 蒙古族家庭的诚信教育调查分析26-28
  • 3.2.4 蒙古族家庭的环保教育调查分析28-29
  • 3.2.5 个案访谈29-32
  • 3.3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调查分析的总结32-33
  • 4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价值思考33-38
  • 4.1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和谐”教育,有助于消除当今环境问题,协调人与自然关系33-34
  • 4.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诚信”教育,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中的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34-35
  • 4.3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团结互助”教育,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35-36
  • 4.4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勤俭节约”教育,,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0
  • 附录40-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简介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森;刘奕阳;;从洛克的教育思想谈家庭中的道德教育[J];河南农业;2011年14期

2 段晨亮;;神秘的巴丹吉林[J];中国民族;2011年08期

3 吕红平;阮奕斌;黄果;;提升家庭人口素质 夯实人口计生委工作微观基础——阳江市江城区“家庭人口素质提升行动”[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8期

4 郭齐家;颜之推的道德教育观[J];中小学管理;1994年11期

5 王蓉;孙晋书;;从《朱子家礼》看儒家的家庭伦理观[J];才智;2011年17期

6 陈曲;王志清;;民俗学互文性理论视野中的文学平行本质——以辽宁西部农区蒙古族的巴拉根仓故事为研究对象[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杜凡;;从兴安盟看全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J];前沿;2011年13期

8 王艺宝;王敏灵;;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9 翟金云;;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J];华章;2011年17期

10 钱晶;;私德刍议[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如娜;;蒙古族文化传承教育及其资源开发的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2 包昌德;;浅谈蒙古族建筑文化[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苏布德;;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包晓华;;试论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审美风格的影响[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缪建东;;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家庭道德教育[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金图雅;乌兰图雅;;《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实践研究》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9 陶格斯;;2007年下半年子课题“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金图雅;乌兰图雅;;课题《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实践研究》2008年中期阶段性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菲;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展开[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红艳 实习记者 苗妍;我市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N];菏泽日报;2009年

3 记者 魏鹏;全市家庭道德教育 宣传实践月活动启帷[N];邯郸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海波;《喀左县蒙古族文化工作条例》公布实施[N];朝阳日报;2011年

5 车承金;《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文化工作条例》颁布实施[N];朝阳日报;2011年

6 仁化县丹霞中学 罗俊花;如何实施家庭道德教育[N];韶关日报;2005年

7 通讯员 庄新明 张伟;泗水深化家庭道德教育[N];济宁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守敏 实习生 王惠;作家郭雨桥:以抢救蒙古族文化为己任[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敖力召 李易霖;探寻毕节余姓蒙古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10 寇佳婵;家庭道德教育处境尴尬[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琼;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莎日娜;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奇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静;消弥与重构中的“查玛”[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徐长恩;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斯琴巴特尔;蒙古族树木崇拜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彩花;胡仁·乌力格尔《封神演义》文本与汉文原著《封神演义》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永星;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布和巴特尔;蒙古族人地和谐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刘;蒙古族艺术在中小学的传承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徐运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玉荣;文献著录所见清代蒙古族书画家考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纪托;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萨仁满都拉;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象征性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白凤;蒙古族传统图案分类和样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门金宝;晚清内蒙古蒙古族民族主义思潮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97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4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