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隔代教养已成为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隔代教养的文献三十余篇,从隔代教养成因、隔代教养类型、隔代教养利弊、隔代教养影响等方面入手,将所获文献进行简单梳理,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做铺垫。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隔代教养 祖辈 孙辈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隔代教养,也称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隔代教养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述的是原来本属于父辈教养的责任现在由祖辈来承担。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当父母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时,通常会将子女委托给祖父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卫华;论祖孙关系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3 卢乐珍;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一) 隔代教育——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J];家庭教育;2004年10期
4 沈辉香,戚务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5 方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6 江川;对隔代抚养的思考[J];老年人;2005年04期
7 李洪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年33期
8 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年Z1期
9 孙宏艳;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少年儿童研究;2002年04期
10 赵梅,邓世英,郑日昌,周霞;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华;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星;试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沈颖;;关于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3 张娜;;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村留守幼儿问题[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汪萍;宋璞;陈彩平;梁娟;简芳芳;张金宝;;隔代抚养对1~3岁婴幼儿智能发展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12期
5 张涛;唐荷花;;政府主导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J];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04期
6 陈伙平,李林;福建省在刑人员子女生活现状与教育对策[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陈伙平;福建省家长服刑的子女家庭教育调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武富丽;赵正;;浅析因材施教原则与班级授课制的冲突及其对策[J];传承;2010年06期
9 刘海;杨洁;;农村留守幼儿人际冲突问题探析[J];特立学刊;2012年03期
10 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孙亚敏;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家庭规则与4岁儿童自主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强成文;缺失与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迎春;3-6岁幼儿祖辈教养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蒋晓娜;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情感状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徐芳芳;湖南3-4岁留守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赵尉;“隔代抚养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吴学安;隔代教育:欲说还休好困惑[J];长寿;2004年11期
3 李新慧;我国家庭教育误区的社会学审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欣;对我国家庭教育误区的心理学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余逸群;隔代教育de弊端[J];健康;2001年01期
7 马国艳;关于智力开发理论的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7期
9 卢乐珍;;“隔代教育”大家谈[J];家庭教育;2000年11期
10 童春旺;隔代教养:未成年人犯罪不可忽视的家庭因素[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宏伟;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杝百} ;;在爱W主⿶KR罩袝嬚沽说募視w工作[J];天津教育;1951年13期
2 幨英;;a蓨r重墫家晈工作![J];天津教育;1951年13期
3 沈正和;我们半年来的家长工作[J];江苏教育;1953年05期
4 任浩然;我们常开小型的班家长会[J];江苏教育;1953年13期
5 _5德煊;;密切
本文编号:501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0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