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定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13 11:12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定位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农民工 培训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既是其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又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具备一定优势,又面临诸多制约。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和安排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服务社会需要。
【作者单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农民工 培训
【基金】: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SKL-2010-1647)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士群;张荣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3 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5 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龚维斌;;协调阶层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李颖;周敏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秀銮;;农民工问题的财政政策缺陷及其弥合[J];改革与战略;2006年S1期

9 陈文星;;论西方工资决定理论与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10 李珂;;论劳动关系状况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永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水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贾晓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永久性乡城迁移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9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玲;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与政府整合能力的提升[D];郑州大学;2006年

2 沈菊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李静娟;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晓芳;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张学龙;“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艾丽颖;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廖艳;重庆市区农民工住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高立娜;论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6年

9 赵海涵;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张洁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细望;;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子及突破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2 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3 宋丽智,胡宏兵;我国农民工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4 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5期

5 高宏艳;;试论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匀;;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管理问题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2 戎会芹;;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综合素质培训及促进就业初探[J];中国市场;2011年36期

3 庄西真;;村庄少年归何处[J];职教论坛;2011年19期

4 刘小伟;;农民工的路[J];新作文(高中版);2011年Z2期

5 范陆q,

本文编号:53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3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