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4:26

  本文关键词: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关系 积极错觉 主客体互倚模型 关系满意度


【摘要】: 目前对积极错觉的研究集中在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中,认为恋爱关系中的双方会把对方理想化,从而把伴侣看作比自己更优秀,这种积极错觉有助于增加双方对恋爱或者婚姻关系的满意度。亲子关系和恋爱、婚姻关系一样,也是影响人们获取情感的重要途径。Murry认为亲子关系可能和婚姻关系一样,也存在积极错觉,但是对于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还缺乏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选取125组家庭,通过对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以及他人印象进行特质等级评定,以主客体互倚模型为研究范式,探讨积极错觉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得出了如下结论: (1)学生对父亲印象和母亲印象的评定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对父亲印象上,女生对父亲的印象显著高于男生;在对母亲的印象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家长对子女的评价不存在性别差异。 (2)学生与家长在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以及关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具体来看,居住地为农村的学生与家长的自我印象、对父母的印象、对他人印象以及关系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与家长。 (3)在自我印象上,学生的自我印象显著低于父亲和母亲的自我印象;在亲子印象上,学生对父母的印象显著高于父母对学生的印象;在对他人印象上,学生和父母对他人的印象不存在显著差异。 (4)学生对父母的印象高于父母的自我印象,且差异显著,表明学生对父母的评价比父母的自我评价更积极;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印象高于对同年龄其他孩子的印象,且差异显著,表明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评价比对他人孩子的评价更优秀。 (5)父亲对学生的评价低于母亲对学生的评价,且差异显著,表明母亲看待学生比父亲看待学生更积极;父亲与学生的关系满意度低于母亲与学生的关系满意度,且差异显著。 (6)父母自我印象显著的预测了学生对父母的印象;学生的自我印象显著预测了父母对学生的印象;学生与父母双方各自的印象与对对方的印象可以显著地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关系满意度。 本研究表明,积极错觉现象同样发生在亲子关系中,且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亲子关系 积极错觉 主客体互倚模型 关系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9;G7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问题的提出8-10
  • 2 文献综述10-19
  • 2.1 亲子关系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概述10-11
  • 2.2 积极错觉概述11-15
  • 2.3 主客体互倚模型15-17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17-19
  • 3 研究设计19-23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意义19
  • 3.3 研究方法19-23
  • 4 研究结果23-32
  • 4.1 人际交往特质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23-24
  • 4.2 学生与家长在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关系满意度上的整体特点24-26
  • 4.3 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及亲子关系满意度的差异26-27
  • 4.4 个体的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之间的差异27-29
  • 4.5 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及关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29-30
  • 4.6 自我印象、亲子印象及亲子关系满意度的路径分析30-32
  • 5 分析与讨论32-38
  • 5.1 亲子双方的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以及亲子关系满意度的整体特点32-33
  • 5.2 学生和家长的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及亲子关系满意度的差异33-34
  • 5.3 个体的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之间的差异34-35
  • 5.4 个体亲子印象及其关系满意度的差异35
  • 5.5 自我印象、亲子印象、他人印象及关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35-36
  • 5.6 自我印象、亲子印象及关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36-38
  • 6 结论38-39
  •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9-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52
  • 附录一44-48
  • 附录二48-52
  • 致谢52-53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继霞;郭小川;黄希庭;李世娟;;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中菊;大学生积极幻想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梁衡;亲子关系户外拓展营项目策划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8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58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