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工读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9:02

  本文关键词:工读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读生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摘要】:为探讨工读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河南省工读生96人、普通学生141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工读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其社会支持状况也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工读生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高、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几乎在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上(除松弛与紧张外)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能较有力地预测主观幸福感。这说明工读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属性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同。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工读生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分类号】:G765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工读学校招收12-17周岁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包括那些被学校开除或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17周岁以下的青少年)[1],这些学生被称为工读生。研究表明,大部分工读生具有不良的人格和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3 张福娟,谢立波;工读生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4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洋;;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2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3 杨闯建;;城市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的心理动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福娟,张美丽;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个案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3期

5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6 杨福义,张福娟,江琴娣;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江琴娣,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张福娟,江琴娣;问题儿童不良行为矫正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8期

9 刘新学;张福娟;;上海市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1期

10 何心展;尤海燕;;某市2004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皓;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修订及功能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伟荣;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合评估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惠云;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何晓莹;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卜畏;大学生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四海;云南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翠英;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景俊;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福侠;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洋;;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2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3 丁立平;转型期社会人格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社会人格的历史分析与现实研究[J];求索;2002年05期

4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5 王玉兵,栾焕俊,王黎,张建新;贫困高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朱荣英;论价值的实践基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陈容,周丽,白春玉;工读学校学生智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1998年06期

8 张迪,白春玉,徐绍山,李宏革;工读学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家庭影响因素[J];中国校医;2000年01期

9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10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惠梓;;职校生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2 胡慧娟;;神圣的工读教育事业呼唤师德高尚的教师[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昆明市金殿中学 翁昌锋;浅谈工读教育中如何优化值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2 ;办好特殊学校[N];法制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江华;工读学校和问题学生的出路[N];南方周末;2003年

4 本报记者 董晓宇;工读学校——不该被社会遗忘[N];铁岭日报;2005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谈洁 本报记者 钱红艳;走出困境,工读教育自身须改革[N];南京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楠;职业培训学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桃芳;自考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晓楠;聋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葛桥;论工读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学;2010年

5 谢立波;工读学校学生的人格特点及其辅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付歆;陕西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四海;云南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彭怡;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智静;父母对孩子个人目标的期望的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麻晓磊;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9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59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