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27 06:17

  本文关键词: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苏南 女性 家族教育 作用


【摘要】:从教育的角度考察清代苏南女性,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十分重要的课题。清代苏南女性学养的教育特点及其辐射性影响,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所起的突出作用,以及清代苏南耐人寻味的"文教联姻"现象,折射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清代 苏南 女性 家族教育 作用
【分类号】:G776
【正文快照】: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苏南女性,多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包括外籍学者)注意到了苏南女性与教育的关系,并有成果问世,诸如女塾师研究等,但其目的还是对区域及家族文化作延伸研究,即“才女文化”研究[1]。本文则试图从教育史的视角,从入清以来苏南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琳琦;宗韵;;明清徽商妇教子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卜复鸣;;传统造园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休闲生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朱乐朋;;论桂馥的书法成就[J];书画世界;2010年06期

5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李双华;;论唐寅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7 李瑞豪;;乾嘉时期幕主的欧、苏情结与幕府文学[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8 周雪根;;清代吴江女学兴盛及缘由辨析[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9 杨东方;;小说与历史的互证——以《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周洪峰;;杨伦注杜发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玉才;;阮元与诂经精舍的学术崇尚[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马军山;邵竹宏;魏琳玲;;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平衡问题研究——以杭州凤凰山路景观设计为例[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解玉峰;;论“花部”之勃兴[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金宇;;论中国古典园林中“四时一园”营构的深层意蕴[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晓明;明代中后期园林题材绘画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8 珠飒;清代内蒙古东三盟移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品;太上皇体制与乾嘉之际权力运行轨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周;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徐雅婷;耶律楚材西域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小斌;借《阿房宫赋》中造苑思想以拓宽现代造园空间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震中;墨迹与心象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意义[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10 程晓峰;洪亮吉及其《春秋左传诂》评述[D];湖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春;;“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成功举办[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安宁;;当苏北遇上苏南[J];人生十六七;2005年01期

3 许海妹;;走进中山大学“女性学”课堂[J];黄金时代;2005年01期

4 张士尊;;清代盛京大凌河马厂兴废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郭军;高振云;;清代民间节日体育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6 张颖华;;清代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求索;2011年06期

7 刘文鹏;;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8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高晓波;;清代安多民族聚居区的政区设置变化及其原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二峰;;清代湖北汉水流域的民间信仰[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王媛;;先发地区镇总体规划的回顾与展望——以苏南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子昆;;忆二旅南下[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3 徐礼贵;张宇生;晋志刚;;苏南金坛储气库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效果[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六师苏南分会代表陈永清同志的发言[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7年

5 林伟;;圆梦——重访苏南战地[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6 翁履康;;深受爱戴的好领导江渭清[A];江渭清纪念文集[C];2005年

7 刻丁;伟明;;在苏南演出《蜕变》、《视察专员》[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陈晓敏;;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邱敏;;南北朝扬、徐等州的行政区划与“苏北落后于苏南”的历史成因[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储东涛 太仓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范勤贤;苏南不妨大胆走出去[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记者 钱钢;苏南五市人大交流环资城建监督[N];镇江日报;2009年

3 孙小林;苏南官员“打鸡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于慧;苏南企业 纷纷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N];经理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方强 记者 赵子慧 马金;“奋战三年赶超江南跻身苏南”[N];南京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鹤茂;确保在苏南的应有地位[N];常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晔 通讯员 李金堂;苏南时闻“改村名”[N];解放日报;2011年

8 时文洁 陈志奎;突出四升双创 放眼苏南争位[N];镇江日报;2009年

9 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执笔 王霞林 顾松年 高峰 黄胜平;苏南: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姜木金;苏南五市在镇座谈“扩内需保增长”[N];镇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峰;从依附到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晓U,

本文编号:58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8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