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的民族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1:14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的民族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西北开发 民族教育


【摘要】:民国时期,面对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发出了开发西北、发展西北民族教育的呼声,提出了普及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进内地人才等诸多合理化建议。这引起了当时各级政府对西北教育问题的重视,西北民族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西北边疆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民国时期 西北开发 民族教育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的西北开发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当时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国人发出了开发西北的呼声。专门研究西北问题的社团纷纷成立,有关杂志和专著相继问世,各报刊连篇累牍地刊载开发西北的消息,游记、考察报告不断出版,上至政府官员下到普通百姓都对西北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宗玉梅;20世纪30年代报刊媒介与西北开发[J];史学月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尕才;严耕;;民国时期甘肃森林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芬;;试论民国女飞行家林鹏侠新闻实践之路[J];东南传播;2011年09期

3 刘进;抗战前开发西北思潮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鸦片吸食状况及成因论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杨红伟;;简论20世纪30年代甘肃农家经济衰败之根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王勇;;“陇派法学”·“西北法学”与中国法学发展——“首届陇籍中青年法学家论坛”的经验与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7 袁文伟;;1930年代西北考察家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8 张振霞;戴晓琳;;河湟地区近代思想观念的变迁[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王正儒;;论西北回族官僚资本的二重性[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10 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尕才;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尹洁;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6 况漠;基于TEB演化机制的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裴庚辛;1933-1945年甘肃经济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培;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与筏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魏晔;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曼;试析1930年代的“新疆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1937—1945)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聂春燕;20世纪30、40年代开发西北大潮中的边疆教育[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红坦;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小英;民国时期甘肃的回汉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8 曹春梅;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的社会考察及其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雯;民族志记录和边疆形象[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田旺杰;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二明;;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2 葛飞;民国时期的西北开发潮[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杨才林;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两次西北开发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琴梅;西北开发中国有经济的“进入”与“退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蔡光柏 ,郭志仪 ,路鹏南;甘肃在西北开发中的地位[J];兰州学刊;1986年03期

6 胡卫清;简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运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涅烽;;为迎接本世纪末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 兰州大学举办第一期西北开发研究班[J];科学经济社会;1984年03期

8 ;《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总目录[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9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共同繁荣[J];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02期

10 ;第三届全国民族教育理论与管理研讨会总结——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民族教育研究》杂志主编滕星副教授在闭幕式上的讲话[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任云英;;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浅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9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5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7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乃柱;他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D];兰州大学;2009年

8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3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83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1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