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白族“绕三灵”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8 19:16

  本文关键词:白族“绕三灵”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白族 绕三灵 文化传承 民族认同 审美教育


【摘要】:"绕三灵"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以唱白族调为主的白族歌舞节,是人们理解白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绕三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其在实现白族文化的传承、强化白族民族认同、实现白族人民审美教育和维护白族人民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白族 绕三灵 文化传承 民族认同 审美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7JJD87023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G750
【正文快照】: 白族是大理地区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17世纪,白族的先民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独特而璀璨的白族文化,承载着白族文化的民俗活动、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绕三灵”便是其一。“绕三灵”白语叫“观上南”,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世俗婚姻观中的神圣性因素之存在——以“天人合一”和“因信称义”理论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映;“城市的主人不是官员和学者”[N];新华日报;2010年

2 祁进玉;文化传承与涵化的悖论[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 周汉民;文化生态培养让生活更美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刘泓;国族与国族的认同[N];学习时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社会心态值得警惕[N];工人日报;2006年

6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傅仕敏;关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问题[N];云南政协报;2008年

7 王舒怀;提升文明 重建礼仪[N];人民日报;2008年

8 方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型心理学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健;成功其实远不是天才加汗水[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王宏舟 本报记者 肖巍;后喻时代,你准备好了吗?[N];哈尔滨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2 耿毅;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刘保卫;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玮;青少年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构及民族象征物对其的激发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秋;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国佳;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鸿;一个算命先生[D];安徽大学;2007年

5 张雨龙;橡胶种植与社会文化变迁[D];云南大学;2011年

6 郭党叶;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文化影响及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廖巧玲;互动与渗透:大众媒介与儿童个体社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余玲;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民族取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蔡佳畦;近现代土默特蒙古族与汉族女性角色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梅霞;对原开封犹太人“融回”人员的人类学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5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85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