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动力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动力机制探析
【摘要】:按培训主体来划分,农民工培训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体型和市场依托型三大类八种模式。文章融合比较优势理论、动机行为理论和治理理论,采用因果循环反馈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模式探讨了相关主体的需求、动机、行为及其效果,提出了通过强化相关培训主体责任、进行模式创新和完善相关机制等对策建议,来提升农民工培训的效应。
【作者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培训 培训主体 培训模式 动力机制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JK013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SHG10091)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理论界不同学者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作了一定的研究(马乙玉,2005[1];谢捷琼、朱海伦,2005[2];张晔林、应瑞瑶,200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乙玉;;农民工培训机制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2 谢捷琼;朱海伦;;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市场运作机制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3 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张晔林;应瑞瑶;;农民工培训机制探讨[J];经济纵横;2008年07期
5 袁庆林;林新奇;洪姗姗;;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主要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南方农村;2011年05期
6 彭烨;陆素菊;;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2 何阳萍;;我国现代大学办学模式之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3 冯志明;马立民;孟辉;张严冰;;农民工教育培训立法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4 杨梅;;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5 潘美意;;农民工远程培训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6 王德广;刘欣;;中国高等教育30年发展回望[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2期
7 王英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作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8 李颖;;构建农民工安全培训机制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9 史岩斐;刘恩财;;农民工生活状况与权益保障相关问题探讨——基于辽宁部分地区500名农民工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徐建平;;校政企合作: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何晓艳;;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学监控与教学评估问题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唐智彬;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郝婷;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坤玲;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时磊;福州市社会助学机构办学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马萍;吴忠市利通区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苏小红;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董克珍;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钱艳;新东方培训学校办学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崔联;河北省农民培训供求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娇;重庆贫困农村地区小学办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孙勇;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常国芳;中美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俞雪琴;;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张俊领;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2005年08期
5 牛刚;孙维;;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创新研究——来自苏北的经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毅;;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和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1期
7 李湘萍;富平模式: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勇;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利国;;加强职工培训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2 赵树理;;从国际化角度审视高校教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J];继续教育;2008年08期
3 曹跃球;孙华峰;李斌;;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再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聂鹏;;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中职师资培训模式探析[J];大家;2011年09期
5 王道澍;;美国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模式的变革[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6 顾松麒,贾腊生,吴仲秋 ,潘能钧 ,崔新友;湖南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周期培训模式研究报告[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S1期
7 廖鸣放;;现代企业岗位培训模式的探索[J];柳钢科技;2001年03期
8 许月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建构[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黄侨明;;构建立体式培训模式 促进学习化组织建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0期
10 张启哲;教师提高型培训模式的应用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燕;田永明;李建芳;杜爱平;杨婕;;ICU护士专科技能系统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效率——廊坊市安次区培训模式创新的探索[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刘丛海;;内分泌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的探索[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4 林建英;;加强和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模式[A];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有奖征文获奖文集(选编)[C];2004年
5 项继发;程伟;陈遇春;;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形态研究——基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的基地化培训模式初探[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与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彭英英;;创新培训模式 增强培训效果[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赵伍;申继亮;;可视个案研究培训模式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蒋寿喜;;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四结合培训模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李林;李同钦;;情景教学——B系列培训的有效方法[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正洲;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特点[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刘立户;培训新观念 面对面的培训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通讯员 王学 本报记者 刘维久 李春霞;“必知必会”众口说[N];中国煤炭报;2007年
4 记者 孙岚;洒满阳光的就业路[N];大庆日报;2007年
5 徐华;二院党校 创新培训模式 瞄准航天热点[N];中国航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高铸成 本报通讯员 李泓;深圳建立职业技能竞赛新型培训模式[N];工人日报;2008年
7 魏卫 袁继荣;关注旅游服务的培训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赵正洲;东亚与北美农民培训模式[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崔晔;员工培训用什么样的模式?[N];中国邮政报;2008年
10 蓝云;闽台合作大学生创业培训圆梦工程启动[N];福建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光富;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勇文;戏剧与培训[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琦;中石化茂名乙烯公司企业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徐柳明;一项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姚霞;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旭;e-learning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尹玉林;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移培训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谢榕琴;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辉军;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焦金艳;我国公务员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的构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杨雪梅;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10 兰宏宇;PBL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模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8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9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