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1:11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研究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家庭责任心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探讨了家庭责任心的定义、心理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家庭责任心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认为,家庭责任心是个体对在家庭生活中,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合理认知与正确评价,并在情感和行为之中有所体现的一种个性心理品质。它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本文还从心理过程的角度探讨了家庭责任心的心理结构,认为家庭责任心包括七个因子,即反映性、评价性、敏感性、效能性、主动性、自控性和坚持性。虽然在儿童长大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家庭责任心有所减弱,但是它的发展还是遵循着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律。家庭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同伴因素以及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 实证研究部分,主要通过自编家庭责任心问卷和访谈法,来检验所提出的家庭责任心的心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该问卷有着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假设。中学生家庭责任心发展上得出的结论为:(1)中学生家庭责任心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三>初二>初一>高三>高二>高一;(2)女生家庭责任心水平整体上要高于男生,但仅在敏感性因子上达到了显著水平;(3)独生子女和排行第四的非独生子女在坚持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4)家庭经济状况在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效能性和主动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5)父母关系除在效能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总分和其他因子上差异均显著;(6)父母的不同要求对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影响,除了坚持性因子,在其它因子和总分上都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中学生 家庭责任心 心理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9
- 1 问题的提出9-11
- 2 研究的理论分析部分11-29
- 2.1 文献综述11-15
- 2.2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15-17
- 2.2.1 现有研究的贡献15
- 2.2.2 现有研究的不足15-16
- 2.2.3 本研究的基本构想16-17
- 2.3 家庭责任心的内涵17-21
- 2.4 家庭责任心的心理结构21-24
- 2.4.1 责任认知22
- 2.4.2 责任情感22-23
- 2.4.3 责任行为23-24
- 2.5 家庭责任心的发展24-25
- 2.6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影响因素分析25-29
- 3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实证验证部分29-48
- 3.1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开放式问卷调查29-32
- 3.2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问卷的编制32-33
- 3.3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问卷的预测33-39
- 3.3.1 被试的选择33
- 3.3.2 实施方法与程序33
- 3.3.3 结果分析33-37
- 3.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7-39
- 3.4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的发展特点的研究39-48
- 3.4.1 研究目的39
- 3.4.2 研究方法39
- 3.4.3 中学生家庭责任心发展特点分析39-44
- 3.4.4 讨论44-47
- 3.4.5 本研究有待拓展和完善之处47-48
- 4 总结论48-49
- 主要参考文献49-53
- 附录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雄伟;李欣星;李莉勤;;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迫在眉睫[J];机械职业教育;2013年08期
2 李丹;刘朝燕;朱e
本文编号:718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1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