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顺钊离群手势调查简述
本文关键词:游顺钊离群手势调查简述
更多相关文章: 手势 聋人 手语 离群 语言起源 调查方法 家庭 调查报告 研究者 博士论文
【摘要】:正第一次听到游顺钊先生的名字是五年前,我当时在复旦大学为硕士论文搜集资料。后来,论文题目确定为"离群聋人家庭手势调查报告"。可惜国内可以查阅的资料凤毛麟角。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美国人开展的,我要获得相关的研究论文难度很大,很多材料都无法购买,也无法通过网络
【作者单位】: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关键词】: 手势 聋人 手语 离群 语言起源 调查方法 家庭 调查报告 研究者 博士论文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第一次听到游顺钊先生的名字是五年前,我当时在复旦大学为硕士论文搜集资料。后来,论文题目确定为“离群聋人家庭手势调查报告”。可惜国内可以查阅的资料凤毛麟角。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美国人开展的,我要获得相关的研究论文难度很大,很多材料都无法购买,也无法通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俊明,何大芳;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2 张炼;;国外对手语的脑加工机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3 李红梅;;由“打听”一词想到的……[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3期
4 陈文华;;论手语的基本要素——语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梅芙生;;手语·聋人教师·聋听携手——新世纪聋教刍议[J];中国残疾人;2000年10期
6 黄凤屏;;浅淡手语教学经验[J];中国残疾人;1994年09期
7 李强;;韩国的手语沿革和聋人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07期
8 马西平;徐铁卫;;欧洲的聋人题材电影[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9 徐黎黎;张宁生;;消除隔阂 营造和谐——谈聋人与健听人的沟通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宁生;;消除隔阂 营造和谐——谈聋人与健听人的沟通问题[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心;丁国盛;;聋人语言跨通道可塑性的研究探新:基于手语和唇语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霞;赵执平;;关于家长对“减负”的态度与家庭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3 温景义;;建设学习型家庭为全面奔小康做贡献[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韩宝强;刘可研;;失聪学生音乐感调查报告[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常锦;;调查报告[A];贵州省老年大学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丽萍;;讲究科学育儿 促进观念转变——我镇0-3岁散居儿童家庭教养情况调查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董乃银;;聋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8 钱霞苹;;创设特殊环境氛围 调适外部问题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杨炳伟;李君;;听障学员在义齿技工培训中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梅剑平;;卫星直播电视与远程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龚立仁;手语讲解员让聋人游客无障碍[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潇慧 周楠 见习记者 孔令君;“无声沙龙”的世博志愿[N];解放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禹媚;聋人阿仪喜圆大学梦[N];中山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车辉;在无声的世界里播撒爱[N];工人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楠 实习生 毛文琦;无声的世界 一样的阳光[N];解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敏;将特殊材料雕琢成“艺术品”[N];解放日报;2009年
7 江苏省南通市政协委员 胡志坚;聋人老师也应有资格参加教师认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记者 汪东平;市领导会见美国教育家[N];九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姜萍;爱之心 手之语[N];镇江日报;2009年
10 新华社记者 马扬;心言化手语 真情总无边[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蓉;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步云;聋人与健听人视觉变化觉察特点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均倩;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其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安静;我国聋人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生事务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欢欢;聋人家庭手势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10年
6 陈W,
本文编号:73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3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