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福州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5:20

  本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福州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区教育 发展 福州市


【摘要】:从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提到重要高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尤其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城市的状况,在于不断改善农民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发展的速度。但当前农村人口素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通过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不断提升其就业技能,将有效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为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基础。然而,目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诸如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双重的目标任务,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新的领域。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社区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实践中也缺少更多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既可以拓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研究,也丰富了社区教育实践的形式,有利于农村社区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福州部分县市开展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最终寻求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在综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如终身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作简要介绍。其次是通过分析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教育等几个概念,总结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的总体特征。第三,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以福州市为样本,以农村居民为切入点,以农村社区教育问题为考察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为推动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寻找现实依据。第四,在充分分析相关文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福州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农村社区教育宣传、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强调灵活实用以及依法保障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等,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水平,促进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对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区教育 发展 福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16
  • 1.1 选题背景11-13
  • 1.1.1 城乡和谐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11
  • 1.1.2 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1-12
  • 1.1.3 福建“先行先试”也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出要求12-13
  • 1.2 研究意义13-15
  • 1.2.1 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内涵和范式研究13-14
  • 1.2.2 对指导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14-15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16-25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6-22
  • 2.1.1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16-19
  • 2.1.2 关于社区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19-21
  • 2.1.3 关于城乡一体化与教育的关系研究21-22
  • 2.2 理论基础22-25
  • 2.2.1 终身教育理论22-23
  • 2.2.2 人力资本理论23-25
  • 3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社区教育的相关性分析25-30
  • 3.1 城乡一体化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要求25-26
  • 3.1.1 农村社区教育内容要更加丰富25
  • 3.1.2 农村社区教育形式要更加多元25-26
  • 3.1.3 农村社区教育层次要更加多样26
  • 3.1.4 农村社区教育视野要更加开阔26
  • 3.2 农村社区教育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条件26-28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农村社区教育26-27
  • 3.2.2 农村社区教育是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27
  • 3.2.3 有助于“新市民”真正融入城镇生活27-28
  • 3.2.4 农村社区教育是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28
  • 3.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呈现新的总体特征28-30
  • 3.3.1 农村社区教育目标任务具有明显的双重性28-29
  • 3.3.2 农村社区教育内容的过渡性29
  • 3.3.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的复杂性29-30
  • 3.3.4 农村社区教育在社会认知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30
  • 4 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的调查及分析30-46
  • 4.1 福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简况30-31
  • 4.2 调查设计及准备31-33
  • 4.2.1 调查样本与数据31-32
  • 4.2.2 问卷设计32
  • 4.2.3 实施过程32-33
  • 4.3 调查结果33-38
  • 4.3.1 参与对象以成年劳动力为主34
  • 4.3.2 农村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社区活动中心34-35
  • 4.3.3 村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满意度不高35
  • 4.3.4 村民有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但实际参与度不高35-36
  • 4.3.5 接受社区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36-37
  • 4.3.6 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特征37-38
  • 4.4 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38-41
  • 4.4.1 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38
  • 4.4.2 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38-39
  • 4.4.3 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39-40
  • 4.4.4 发展上存在区域不平衡40
  • 4.4.5 农民对教育效果的认可程度还不高40-41
  • 4.5 福州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1-46
  • 4.5.1 发展历史短是福州市农村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41-42
  • 4.5.2 条块分割、以条为主的培训形式限制了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42-43
  • 4.5.3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地区社区教育的差异性43-44
  • 4.5.4 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44
  • 4.5.5 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偏差影响了村民参与社区教育的信心44-45
  • 4.5.6 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强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45-46
  • 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福州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建议46-49
  • 5.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46
  • 5.2 教育内容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46-47
  • 5.3 教育形式应灵活多样,以短期实用培训为主47
  • 5.4 理顺供给途径,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47
  • 5.5 依法保障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扶持作用47-48
  • 5.6 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48-49
  • 6 结语49-50
  •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9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福州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问题的调查54-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枝;;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2 张安录;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与城乡生态经济要素流转[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6期

3 甄峰,黄朝永;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与思考[J];城市研究;1999年02期

4 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1期

5 蔡勇志;黄跃东;戴云;郭铁民;;以社区化推进农村“六大员”制度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徐安勇;;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福州新农村建设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周玉清,迟小杰;人力资本理论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沈红;陈腊娇;李凤全;;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4期

9 戚兴朋;凌云;;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谢开勇;邹先云;;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红辉;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5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35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