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期望:对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0:12
本文关键词:性别角色期望:对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期望 双性化 中学生 教师 家长
【摘要】: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型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型,双性化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为了了解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类群体对中学生未来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本研究采用性别角色期望调查表,通过三个研究分别调查了2086名中学生、1591名中学生家长以及99名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未来的性别角色期望。结果发现:(1)中学阶段,女生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双性化,男生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男性化。男生期望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有幽默感的、喜欢运动的、有创造力的、胆大的、侠义心肠的、好动的、不屈不挠的、节俭的、文质彬彬的、一丝不苟的;女生期望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快乐的、乐观的、善良的、开朗的、自立的、爱整洁的、外向的、乐群的、心细的、洁身自好的、纯真的、文雅的、温顺的、温柔的、柔情的、文静的、娴淑的。(2)中学阶段,男生家长对男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男性化,女生家长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双性化。男生家长期望男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有幽默感的、喜欢运动的、胆大的、不屈不挠的、侠义心肠的、豪放的、好动的、奔放的、文质彬彬的;女生家长期望女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快乐的、善良的、乐观的、自立的、开朗的、爱整洁的、和气的、心细的、洁身自好的、纯真的、文雅的、温顺的、温柔的、文静的、娴淑的。(3)中学教师对男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男性化,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双性化。教师期望男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快乐的、有幽默感的、自立的、有创造力的、喜欢运动的、善交际的、精干的、胆大的、心宽的、不屈不挠的、主动的、奔放的、侠义心肠的、豪放的、外向的、直性子的;教师期望女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善良的、爱整洁的、洁身自好的、文雅的、和气的、纯真的、含蓄的、心细的、守本分的、安分的、温柔的、柔情的、温顺的、文静的、娴淑的。
【关键词】: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期望 双性化 中学生 教师 家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35;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前言7-14
- 1.1 概念界定7
- 1.2 性别角色模型的发展7-9
- 1.3 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相关研究9-11
- 1.4 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11-12
- 1.5 性别角色期望的相关研究12-13
- 1.6 问题提出13-14
- 2 研究一关于中学生对自身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14-21
- 2.1 被试选择14
- 2.2 研究工具14
- 2.3 研究程序14-15
- 2.4 统计分析15
- 2.5 结果与分析15-19
- 2.6 讨论19-21
- 3 研究二关于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21-28
- 3.1 被试选择21
- 3.2 研究工具21
- 3.3 研究程序21-22
- 3.4 统计分析22
- 3.5 结果与分析22-26
- 3.6 讨论26-28
- 4 研究三关于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28-35
- 4.1 被试选择28
- 4.2 研究工具28
- 4.3 研究程序28
- 4.4 统计分析28
- 4.5 结果与分析28-33
- 4.6 讨论33-35
- 5 总讨论35-38
- 5.1 中学生对自身性别角色期望的特点35
- 5.2 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特点35-36
- 5.3 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特点36
- 5.4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36-38
- 6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邹萍,王明德,马冲,王国辉;女大学生性度取向再探[J];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叶晗;当代女大学生成才障碍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臧忠卿;多元统计分析在性别角色期望分析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闻明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8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