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腱末端病自愈的生物力学因素的队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3:36
本文关键词:髌腱末端病自愈的生物力学因素的队列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髌腱末端病是篮排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多是由于跳跃活动的积累使髌韧带过度使用导致,故又称跳跃膝。由于它为慢性损伤且难治愈,运动员常常在损伤时仍坚持参与日常训练和比赛,在一场篮排球比赛中,有些位置的运动员的跳跃动作可以达到将近300次。一个损伤后合理的跳跃落地动作可以减轻髌韧带受力,从而促进髌腱的恢复。因此,如何在损伤后采用正确的跳跃着地方式是髌腱末端病康复的关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根据流行病学的思路,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项患有髌腱末端病的51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在实验开始时采集了他们急停起跳和跳深动作的生物力学数据,以此为基线数据进行跟踪研究,并在一年后再次筛查诊断,根据他们髌腱末端病症状是否消失分为未愈组和自愈组。对比两组的生物力学基线数据来探究可能有利于髌腱末端病康复的正确跳跃动作和落地动作模式。研究结论:1)髌腱末端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运动时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影响,但是男性运动员髌腱末端病发生后跳跃落地动作中更大髋关节屈曲角度可促进髌腱组织愈合。2)患有髌腱末端病的男女性运动员在跳跃落地过程中可通过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的矢状面负荷,减轻了伸膝负荷,减小髌腱在跳跃动作中的牵张力,促进其康复。3)髌腱末端病患者在水平制动动作中可能由于疼痛存在一个避免膝关节屈曲的倾向,这会增加其他膝关节损伤的风险。
【关键词】:髌腱末端病 生物力学 康复 流行病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6;G8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1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20
- 2.1 髌腱末端病损伤率与危害11-12
- 2.2 诊断方法12-13
- 2.3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13-15
- 2.3.1 发病机制13
- 2.3.2 危险因素13-15
- 2.4 髌腱末端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15-17
- 2.4.1 临床治疗15
- 2.4.2 康复训练方法15-17
- 2.5 髌腱末端病的生物力学分析17-18
- 2.6 队列研究方法18-20
- 3. 研究方法20-28
- 3.1 研究技术路线20-21
- 3.2 研究对象21
- 3.3 数据采集21-24
- 3.3.1 基本信息采集21
- 3.3.2 运动学动力学数据采集21-24
- 3.4 跟踪调查24-25
- 3.5 数据处理25-28
- 3.5.1 数据计算25-26
- 3.5.2 指标筛选26-28
- 3.5.3 统计学分析28
- 4. 研究结果28-48
- 4.1 髌腱末端病患病率和自愈率28-29
- 4.2 自愈组与未愈组差异29-41
- 4.2.1 跳深动作29-34
- 4.2.2 急停起跳动作34-38
- 4.2.3 起跳落地动作38-41
- 4.3 自愈组愈合前后动作差异41-48
- 4.3.1 跳深动作41-43
- 4.3.2 急停起跳动作43-45
- 4.3.3 起跳落地动作45-48
- 5. 讨论和分析48-53
- 5.1 髌腱末端病的自愈率分析48
- 5.2 影响髌腱末端病自愈的生物力学因素48-52
- 5.2.1 运动学49-50
- 5.2.2 动力学50-52
- 5.3 髌腱疼痛的异常动作代偿52
- 5.4 局限性和建议52-53
- 6. 结论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62
- 放录62-63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平;;队列研究的设计、实施及方法学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4期
2 赵忠民;;三联疗法治疗髌腱末端病12例临床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019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1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