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全国体育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8 20:02

  本文关键词:全国体育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现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类院校 高水平游泳队 现状


【摘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北体大校游泳代表队从2008年重新建队以来,先后自主培养了多名高水平优秀游泳运动员,并在国内外大型甲级赛场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我国真正意义上体育院校自主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创立先河,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高校特别是体育类院校有条件也有能力培养出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与国际接轨和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与不足。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广州体院、武汉体院、成都体院和西安体院六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出体育类院校在发展高水平游泳队构成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得出以下结论:(一)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强,在掌握理论知识方面我国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学生普遍强于其他非体育类院校学生和专业队运动员。(二)各个院校在对校游泳代表队学生学业方面都建立了有别与普通学生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许多学校对于校游泳代表队相关政策力度不明显。(三)从各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不难看出,有一所学校保持每周进行9次以上的训练课,有3所学校每周进行1-3堂训练课,2所学校每周进行4-6堂训练课,训练时间都在1至2个小时之间,大部分体育类院校每周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偏少。(四)根据中国大运会游泳比赛中发现,从高水平游泳队的运动员组织上来分析,在46%的在校生中,97%都属于专业乙组的专业注册运动员。且旧的大学生分组规程对体育类院校不利,新规程的出台有效地解决了体育类院校学生分组问题。(五)我国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日常训练强度多数以有氧为主,周期安排短,不能完成运动员成绩增长的训练要求。在对6所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学生的调查中显示,经过在大学期间进行游泳专项训练后有15人成绩有所提升,占总调查人数33.33%,8人成绩基本维持不变,占总人数17.78%,而有22人成绩下降,占总人数的48.89%。(六)我国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经费严重不足,对学生的各项福利补贴不够,日常训练器材设施匮乏。(七)体育类院校校游泳代表队缺乏专项训练和科研保障团队,虽然各校科研科室、科研设备完善,优于专业队,但不能围绕校游泳队学生日常训练进行合作,各校对于游泳队运动员科研保障工作开展不到位。
【关键词】:体育类院校 高水平游泳队 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6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前言13-14
  • 1.1 选题依据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义14
  • 2 文献综述14-22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2.2 我国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历史概况18-20
  • 2.3 相关概念的释义20-22
  • 2.3.1 体育类院校释义20-21
  • 2.3.2 体育类高校高水平游泳队释义21
  • 2.3.3 训练的释义21
  • 2.3.4 训练现状释义21-22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2-25
  • 3.1 研究对象22
  • 3.2 研究方法22-25
  • 3.2.1 文献资料法22
  • 3.2.2 专家访谈法22-23
  • 3.2.2.1 专家访谈对象基本情况22-23
  • 3.2.3 数理统计法23
  • 3.2.4 逻辑分析法23
  • 3.2.5 实地调查法23
  • 3.2.6 问卷调查法23-25
  • 4 分析与讨论25-54
  • 4.1 我国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基本情况25-30
  • 4.1.1 各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设立情况25
  • 4.1.2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体制现状分析25-30
  • 4.1.2.1 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政策现状26-27
  • 4.1.2.2 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管理现状27-28
  • 4.1.2.3 体育类高校高水平游泳队目标定位28-29
  • 4.1.2.4 我国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现阶段成绩29-30
  • 4.2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现状具体分析30-49
  • 4.2.1 我国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组织现状30-36
  • 4.2.1.1 高水平游泳队教师现状31-34
  • 4.2.1.2 高水平游泳队运动员现状34-36
  • 4.2.2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训练现状36-45
  • 4.2.2.1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强37
  • 4.2.2.2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训练课时间安排较少37-38
  • 4.2.2.3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训练强度低难以提高运动成绩38-41
  • 4.2.2.4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训练周期安排较短41-42
  • 4.2.2.5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学生成绩大部分下降42-43
  • 4.2.2.6 体育类院校游泳队参加比赛与分组现状43-45
  • 4.2.3 体育类院校高水平游泳队保障现状分析45-49
  • 4.2.3.1 体育场馆与器材设施情况46-47
  • 4.2.3.2 经费来源与支出情况47-48
  • 4.2.3.3 科研队伍情况48-49
  • 4.3 与日、美具有代表性高校游泳队对比49-54
  • 4.3.1 与日本筑波大学高水平游泳队训练现状对比49-53
  • 4.3.1.1 我国体育类院校日本筑波大学训练课程安排少强度低50
  • 4.3.1.2 日本筑波较我国体育类院校周期制定长能够保持系统性和连贯性50
  • 4.3.1.3 日本筑波大学较我国体育类院校成绩涨幅队员人数多50
  • 4.3.1.4 日本大学生比赛整体实力强于我国50-53
  • 4.3.2 保障现状与日本筑波大学高水平游泳队对比53-54
  • 4.3.2.1 日本筑波大学经费定期直接发放使用较自由53
  • 4.3.2.2 我国体育类院校校游泳队经费下发程序繁琐不能自主安排使用53
  • 4.3.2.3 我国体育类院校发展逐步与国外高校接轨53-54
  • 4.3.3 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游泳队训练现状对比54
  • 5 结论与建议54-57
  • 5.1 结论54-55
  • 5.2 建议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60-70
  • 附表一60-67
  • 附表二67-70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智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体育类期刊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晓翔;胡云;李晓鹏;;2006年长江三角洲高校对体育类研究生的需求情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郭学庆;;我国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3期

4 汪流;;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5 汪流;王凯珍;李勇;;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峰;;高校体育类社团运作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J];经营管理者;2009年09期

7 吴潇;;体育类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网络化建设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8 王铁新;;山西省高校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9 张立新;杨静;;体育与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宋平;;关于培养跨学科体育类研究生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密晖;;体育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鑫;苏明理;马增强;陈晶;王春英;;体育院校“非体育类”专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舒成利;高山行;刘翠娟;;我国体育类高校中管理类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江卫平;;我国体育类图书出版现状分析与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蒋立新;;体育类本科生培养成本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崔乐泉;;对我国体育类博物馆发展的几点思考[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7 廖涛;;对我国体育类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分析[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郑义;王宇;;试论体育类院校开设运动鞋相关课程的必要性[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孔垂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吕韶钧;;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以2009年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名录为例[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乐;体育类电子游戏何时走出低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徐鹏;“世界杯年”:体育类报纸的春天[N];中华新闻报;2002年

3 通讯员 汪国培邋刘海宁 本报记者 陈瑞昌;江苏省出台艺术体育类录取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郭全中;体育类杂志的奥运“钱景”及机会[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记者 谢苗枫 通讯员 粤考宣;9高校美术体育类专业降分[N];南方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游婕;南非世界杯催热体育类专业留学[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体育类制服:活动的城市名片[N];深圳商报;2011年

8 记者 鲁剑;我市将集中整顿体育类社会组织[N];临汾日报;2012年

9 田三生;关于体育类民间组织的调查[N];中国体育报;2013年

10 司文;我省高考艺术体育类分数线确定[N];西安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雨;吉林省扶余第一中学体育类考生升学率变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易川;上海市营利性青少年体育类夏令营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宋亚;体育类独立学院学科与专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4 廖若冰;我国体育类报纸生存现状和赢利模式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5 柏贞梅;陕西省体育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6 单子然;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类理论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

7 潘从善;体育类应用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形成途径探讨[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8 韩雅;苏州市区高校体育类社团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肖琳;北京市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孟凡云;现代汉语体育类词语的语言修辞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6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56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