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资源补偿途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19 15:43

  本文关键词: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资源补偿途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社区 体育设施 满意度 现状 途径


【摘要】:金华市城市社区内部体育设施多为组建之初建设,难以考虑到组建后体育设施的分布情况,造成社区内部体育设施分布混乱、体育设施杂而不全等问题。本研究将深入社区内部,详细调查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切实反应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的诉求。首先,在广泛了解本地社区情况与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全国体育设施普查的问卷,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归纳出以下结论:1.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总体水平不高,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人均面积占有量太低,尤其是室内人均体育设施面积占有量更低;2.社区内体育设施种类较少,居民可选择的体育活动过于单调乏味,且单一体育设施占地面积较广,与之相关的管理与服务设施较为匮乏;体育项目设施呈现出小型项目多,大型项目少,传统项目体育设施多,新兴体育项目少的特点;3.新建社区体育设施在面积上要大于后期组建的社区,体育设施的种类及数量上新建社区的配置建设上明显多于组建社区的后期增添;4.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较小,新建社区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开发商的投资,组建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区自筹及公益赞助,两者后期体育设施的增添都较少,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与公益赞助;5.社区管理者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了解度不够,很少有管理者能指出该指标的作用,多数管理者对该指标内容毫不知情,该指标在城市社区管理者中的认知与学习度不够;6.居民对体育设施的总体满意度较差,满意度情况在性别、年龄及学历上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性,尤其是年龄越高的人群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满意度越低,说明年龄大的居民空闲时间较多,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较高;7.居民最喜爱的体育设施与期待增添的体育设施各有不同,不同的居民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不同,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也有差异。因而,如何建造一个拥有多元化体育设施的社区,是未来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应当考虑的首选。
【关键词】:城市社区 体育设施 满意度 现状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研究依据9-13
  • 1.1 研究的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9-11
  • 1.2.1 促进体育设施建设的标准化9-10
  • 1.2.2 为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10
  • 1.2.3 为弥补体育设施建设不足提供理论支撑10-11
  • 1.3 研究的意义11-13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11
  • 1.3.2 研究的实际意义11-13
  • 2 文献综述13-19
  • 2.1 社区的定义及分类研究13-14
  • 2.2 城市社区体育的价值研究14-15
  • 2.3 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15-16
  • 2.4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研究16-17
  • 2.5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研究17-18
  • 2.6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法律法规研究18-19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3.1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方法19-21
  • 3.2.1 文献资料法19
  • 3.2.2 问卷调查法19-20
  • 3.2.3 测量法20
  • 3.2.4 数理统计法20-21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1-60
  • 4.1 金华现状21-23
  • 4.1.1 金华行政区划现状21-22
  • 4.1.2 金华人口分布现状22
  • 4.1.3 金华城市社区基本状况22-23
  • 4.2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23-43
  • 4.2.1 体育设施规模情况23-27
  • 4.2.2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类型与数量情况27-29
  • 4.2.3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数量的达标情况29-37
  • 4.2.4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资金投入情况37-38
  • 4.2.5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布情况38-40
  • 4.2.6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经营管理情况40-42
  • 4.2.7 金华城市社区管理者对体育设施的满意情况42-43
  • 4.3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适用性分析43-46
  • 4.3.1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安全性43-44
  • 4.3.2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合理性44-46
  • 4.4 城市社区体育满意度及期望46-53
  • 4.4.1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设施满意状况46-51
  • 4.4.2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满意情况51-52
  • 4.4.3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设施的期待情况52-53
  • 4.5 金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资源补偿途径探讨53-60
  • 4.5.1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54-56
  • 4.5.2 室外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56-57
  • 4.5.3 社区之间体育设施资源利用57-58
  • 4.5.4 多渠道的资金储备,保证持久的资金供应58-60
  • 5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附录一63-64
  • 附录二64-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69-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巧艳;;对城市住区高密度发展分布规律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2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张景秋;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景秋,蔡晶;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发展阶段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叶立梅;北京经济活动区位演变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7 吴国玺;刘金锤;何富忠;;城市空间演化与中原城市群地域组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8 祝昊冉;冯健;;北京城市公园的等级结构及其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9 许晓霞;柴彦威;颜亚宁;;郊区巨型社区的活动空间——基于北京市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10 韩增林;郭建科;仉培宏;;沈阳城市空间优化与管治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康;杨永春;;基于企业视角的兰州市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熳莎;;“地下”与“地上”:聚焦北京一种特殊的“混居”社会空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睿;;基于不同产城互动机制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策略[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佘丽敏;班鹏飞;蔡晓晗;杨慧钰;;济南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5 张飞;;基于加权成本计算的县域城镇空间拓展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6 杨建敏;马晓萱;谢水木;;乡村地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途径解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红娜;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重基;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韩威;青岛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初期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倩;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温富荣;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庭;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与市场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卢崇望;公共建筑边缘空间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华;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震;即墨市生活资料批发市场空间布局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1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61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