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政府、学校、社区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3:03

  本文关键词:政府、学校、社区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创新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 政府 学校 社区 模式


【摘要】:2015年1月,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提出:要把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重大机遇,把群众体育工作提升到新高度。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我国基层群众体育开展的主体,担负着发展群众体育的重任。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社会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其与政府、学校、社区之间的良性关系,力图构建政府补贴与项目委托、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资源、社区配合管理的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创新模式,目的在于为社区体育俱乐部寻求良好的合作伙伴,提升自主经营能力,实现俱乐部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首先,在了解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剖析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其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武汉市洪山区老年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及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搜集的资料和调查数据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非营利组织——武汉市洪山区老年大学成功的经营成效,并从其经营管理模式中得到启示。最后,以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社会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其与政府、学校、社区之间的良性关系,并结合洪山区老年大学的成功经验,构建出由政府引导与资助、学校提供人力与场地资源、社区与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共同管理和运作、社区居民参与和协助的创新模式。得出以下结论:(1)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是社区体育组织未来发展的方向;(2)补贴、项目委托是政府扶持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手段;(3)学校提供的师资与场地设施是俱乐部发展的资源保障;(4)融入机制的建立是俱乐部与社区共同管理和运作的要求;(5)政府引导和资助、学校提供资源、社区共同管理是协同共建俱乐部的创新模式。提出以下建议:(1)转换与政府合作观念,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2)协调学校关系,提升与学校的配合度;(3)加强社区的融入度,提高资源利用率;(4)转变经营方式,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
【关键词】: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 政府 学校 社区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12-13
  • 1.2.1 研究的目的12
  • 1.2.2 研究的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13-19
  • 1.3.1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与构建研究13-15
  • 1.3.2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研究15-17
  • 1.3.3 政府、学校、社区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关系研究17-19
  • 1.4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19-22
  • 1.4.1 研究对象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1.4.3 研究思路21-22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22-23
  • 1.6 研究的创新点23-24
  • 第2章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24-31
  • 2.1 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分类24-26
  • 2.1.1 商业社区体育俱乐部24-25
  • 2.1.2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5
  • 2.1.3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25-26
  • 2.2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28
  • 2.2.1 与政府的依附性关系太强26
  • 2.2.2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26-27
  • 2.2.3 俱乐部自身发展能力弱27
  • 2.2.4 社会力量的监督力度较弱,监督机制不健全27-28
  • 2.2.5 公益导向功能减弱28
  • 2.3 影响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28-31
  • 2.3.1 内部因素29
  • 2.3.2 外部因素29-31
  • 第3章 非营利组织的案例分析——以武汉市洪山区老年大学的成功经验为例31-42
  • 3.1 武汉市洪山区老年大学的发展概况31-37
  • 3.1.1 经营状况32-33
  • 3.1.2 学员状况33-35
  • 3.1.3 师资状况35-36
  • 3.1.4 管理人员现状36
  • 3.1.5 经费来源36
  • 3.1.6 校舍与设施设备来源36-37
  • 3.2 洪山区老年大学的经营成效37-39
  • 3.2.1 在政府的支持下,,办学条件与规模大大提升37
  • 3.2.2 学校步入规范化管理37-38
  • 3.2.3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38
  • 3.2.4 教育形式新颖38-39
  • 3.3 洪山区老年大学运营模式的经验启示39-42
  • 3.3.1 法人地位是社区俱乐部发展的基础39
  • 3.3.2 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着眼长效运营39-40
  • 3.3.3 拓宽志愿者来源渠道,完善俱乐部组织结构40
  • 3.3.4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实现体育资源共享40
  • 3.3.5 增强与社区的合作,提升管理与组织能力40-41
  • 3.3.6 重视俱乐部的综合型特点,提高服务能力41-42
  • 第4章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属性及与政府、学校、社区的关系42-55
  • 4.1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属性42-44
  • 4.1.1 非营利性42
  • 4.1.2 非政府性42-43
  • 4.1.3 自治性43
  • 4.1.4 合法性43
  • 4.1.5 公益性43-44
  • 4.1.6 志愿性44
  • 4.2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的关系44-47
  • 4.2.1 政府介入的优势44-45
  • 4.2.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45-46
  • 4.2.3 俱乐部与政府的合作46-47
  • 4.3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与学校的关系47-51
  • 4.3.1 俱乐部与学校体育协同发展的优势47-48
  • 4.3.2 学校体育设施向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开放48-50
  • 4.3.3 俱乐部与学校协调合作面临的问题50-51
  • 4.4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的关系51-55
  • 4.4.1 俱乐部与社区的融入52
  • 4.4.2 俱乐部与社区融入关系的构建52-55
  • 第5章 政府、学校、社区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的设想55-68
  • 5.1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意义及价值55-57
  • 5.1.1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意义55-56
  • 5.1.2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价值56-57
  • 5.2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指导思想与构建原则57-60
  • 5.2.1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指导思想57-58
  • 5.2.2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原则58-60
  • 5.3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手段60-62
  • 5.3.1 补贴60
  • 5.3.2 项目委托60-61
  • 5.3.3 文化宣传,建立公信度61-62
  • 5.3.4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62
  • 5.4 协同共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创新模式62-68
  • 5.4.1 政府引导和资助63-65
  • 5.4.2 学校提供人力与场地资源65
  • 5.4.3 社区与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共同管理和运作65-66
  • 5.4.4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内部职责66-6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8-73
  • 6.1 结论68-70
  • 6.1.1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是社区体育组织未来发展的方向68
  • 6.1.2 补贴、项目委托是政府扶持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手段68
  • 6.1.3 学校提供的师资与场地设施是俱乐部发展的资源保障68-69
  • 6.1.4 融入关系的建立是俱乐部与社区共同管理和运作的要求69
  • 6.1.5 政府引导和资助、学校提供资源、社区共同管理是协同共建俱乐部的创新模式69-70
  • 6.2 建议70-73
  • 6.2.1 转换与政府合作观念,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70
  • 6.2.2 协调学校关系,提升与学校的配合度70-71
  • 6.2.3 加强社区的融入度,提高资源利用率71
  • 6.2.4 转变经营方式,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71-73
  • 参考文献73-75
  • 致谢75-76
  • 附录一76-81
  • 附录二81-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虹;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于文谦;韩伟;王乐;;日本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松;民间组织与社会资本的运作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15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15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