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撑杆跳运动员李玲体能、技能持征及训练安排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优秀撑杆跳运动员李玲体能、技能持征及训练安排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我国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李玲为个案展开分析,分别从其身体形态特征、身体机能特征、技术特征及训练计划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其训练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思考,以期为我国撑杆跳运动的人才培养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李玲的身体形态特征与样本相比较,身高明显突出,腿长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值,而其他指标如腰围、上臂围、大小腿围等,李玲与样本相比较都偏低。因此,李玲的身体形态属于比较修长的体型特征。2、李玲的各项生理机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都不是特别明显和突出,仅仅是肺活量高于对照组,肌酸激酶略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值,说明李玲的有氧运动能力比较突出,这可以保证整个比赛过程技术的稳定。3、李玲的训练计划采取了以系统训练为核心的训练计划设计,在运动训练计划上体现出层次设计理念,在具体训练层面以小周期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安排特征;从微观层次的运动训练计划设计上,李玲的教练员主要采取了以具体的训练课程为核心的训练计划设计。通过明确合理的训练目标设计、注重整体性安排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最终促进了李玲的高效成材机制,值得借鉴与思考。4、李玲的撑杆跳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在整个技术动作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节动作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从持杆助跑技术到插穴起跳技术,再到最后的落地缓冲技术,每个技术动作完成细腻,在步幅调节、助跑速度、插穴时间、腾空角度、落地方向等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针对性的技术练习,其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5.在未来的训练中应注重训练计划的长期性与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研究,进一步就不同运动素质的组合模式展开论证(目前突显三种组合模式,具体见文中),对当前许多新兴体能训练手段应加以应用,提高体能训练手段的全面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泉;关于撑竿跳高项目分类归属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陈广,周铁民,刘哲;1993-2003年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状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王祥;谈谈撑杆跳高训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杨世木;表象训练在撑杆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蒋国勤;撑竿跳高技术释读[J];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朱宁海;许志惠;;撑杆跳高训练过程中心理暗示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8 王继庆;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陈广,葛蕴,周铁民;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秦霞2002年3次大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10 陈庆杰;刘善言;;中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红霞;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记录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 秦霞;中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国际竞争态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邵月欣;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与成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6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9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