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反应能力与打击效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5:27
本文关键词:二级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反应能力与打击效果的实验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竞技散打比赛,赛场上瞬息万变、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战术变化多,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反应速度的快慢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尤其是对高对抗、高强度的散打运动来说,反应时与打击效果作为衡量运动员动作技术特点及动作效果更能反映散打项目“快、准、狠”的特点。通过实验测试与分析,揭示不同重量级别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打击效果的特征,为散打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平面定机摄影获得西安体育学院12名散打专项二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和中鞭腿动作技术的连续动作画面,利用上海体院人体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解析散打运动员的不同动作,获得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的反应时、动作时、反应速度指标以及不同动作打击效果。评价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同一动作和同一级别不同动作的反应能力、反应速度与打击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1.轻量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的反应时均快于重量级运动员差异显著且p0.05;中鞭腿P0.01,差异非常显著。2.轻量级与重量级运动员不同动作的动作时平均值分别为后直拳为0.100s、0.150s;正蹬腿为0.115s、0.168s;中鞭腿为0.137s、0.275s;两个不同级别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的动作时比较p0.05差异显著,中鞭腿P0.01差异非常显著。3.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以及中鞭腿的反应速度分别为1.369s/m 1.345s/m 1.413s/m;重量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以及中鞭腿的反应速度为1.229s/m 1.296s/m 1.334s/m4.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在后手直拳、正蹬腿、中鞭腿做完动作回收回来的时间分别是0.412s、0.618s、0.737s与重量级三个动作完成以后回收回来的时间0.407S、0.629S、0.742s,同一动作不同级别差异显著P0.0105.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三个动作的打击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的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378m 0.397m,中鞭腿的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465m 0.468m,正蹬腿的击打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468m 0.472m,相同重量级不同动作沙袋摆动高度差异显著,P0.01.研究结论:1.在完成同一动作时从信号灯亮到受试者有动作表现体重大的运动员反应时间均大于体重小的运动员,说明小级别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比大级别运动员要短反应快。同一级别运动员完成不同动作,上肢动作的反应时间短下肢动作反应时间长。2.散打运动员完成同一动作,无论完成上肢基本动作还是下肢基本动作轻量级运动员动作时间动作时间短,动作速度快,重量级选手动作时间长,速度慢。同一级别完成不同动作时,上肢动作时间短下肢动作时间长,差异显著。3.无论是从反应能力数据分析,还是从反应速度来看,轻量级散打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优于重量级散打运动员。4.除后直拳外,轻量级运动员正蹬腿、中鞭腿都略短于重量级选手,但其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击打结束动作回收与各自的体重,力量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和运动员自身的动作技术、习惯有关。5.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完成同一动作打击效果差异不大,同一级别队员完成不同动作打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4
,
本文编号:1236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3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