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二级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反应能力与打击效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5:27

  本文关键词:二级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反应能力与打击效果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散打 级别 反应时 动作时 击打效果


【摘要】:研究目的:竞技散打比赛,赛场上瞬息万变、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战术变化多,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反应速度的快慢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尤其是对高对抗、高强度的散打运动来说,反应时与打击效果作为衡量运动员动作技术特点及动作效果更能反映散打项目“快、准、狠”的特点。通过实验测试与分析,揭示不同重量级别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打击效果的特征,为散打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平面定机摄影获得西安体育学院12名散打专项二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和中鞭腿动作技术的连续动作画面,利用上海体院人体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解析散打运动员的不同动作,获得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的反应时、动作时、反应速度指标以及不同动作打击效果。评价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同一动作和同一级别不同动作的反应能力、反应速度与打击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1.轻量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的反应时均快于重量级运动员差异显著且p0.05;中鞭腿P0.01,差异非常显著。2.轻量级与重量级运动员不同动作的动作时平均值分别为后直拳为0.100s、0.150s;正蹬腿为0.115s、0.168s;中鞭腿为0.137s、0.275s;两个不同级别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的动作时比较p0.05差异显著,中鞭腿P0.01差异非常显著。3.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以及中鞭腿的反应速度分别为1.369s/m 1.345s/m 1.413s/m;重量级运动员后直拳、正蹬腿以及中鞭腿的反应速度为1.229s/m 1.296s/m 1.334s/m4.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在后手直拳、正蹬腿、中鞭腿做完动作回收回来的时间分别是0.412s、0.618s、0.737s与重量级三个动作完成以后回收回来的时间0.407S、0.629S、0.742s,同一动作不同级别差异显著P0.0105.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三个动作的打击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轻量级散打运动员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的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378m 0.397m,中鞭腿的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465m 0.468m,正蹬腿的击打沙袋摆动高度分别为0.468m 0.472m,相同重量级不同动作沙袋摆动高度差异显著,P0.01.研究结论:1.在完成同一动作时从信号灯亮到受试者有动作表现体重大的运动员反应时间均大于体重小的运动员,说明小级别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比大级别运动员要短反应快。同一级别运动员完成不同动作,上肢动作的反应时间短下肢动作反应时间长。2.散打运动员完成同一动作,无论完成上肢基本动作还是下肢基本动作轻量级运动员动作时间动作时间短,动作速度快,重量级选手动作时间长,速度慢。同一级别完成不同动作时,上肢动作时间短下肢动作时间长,差异显著。3.无论是从反应能力数据分析,还是从反应速度来看,轻量级散打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优于重量级散打运动员。4.除后直拳外,轻量级运动员正蹬腿、中鞭腿都略短于重量级选手,但其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击打结束动作回收与各自的体重,力量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和运动员自身的动作技术、习惯有关。5.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完成同一动作打击效果差异不大,同一级别队员完成不同动作打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周存,匡建欣;山东省优秀散打运动员心功能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勇;彭彩君;;论散打运动员的武德修养[J];警官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3 王良明;;影响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基本因素及致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4 成湘;;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探析[J];体育科技;2007年02期

5 赛自华;;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良心理现象及其调控[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11期

6 常云;;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与成年散打运动员反应时的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12期

7 赵博;;散打运动员的心理应激与控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2期

8 王良明;庄汉生;;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延长的理论依据与对策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9 张守勇;;试论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的控制方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7期

10 杜威;;散打运动员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鹏;张凡;季刚;赵明华;刘晓琳;杨俊卿;顾芳;肖志民;顾永军;苏鸿涛;王守恒;;应用血乳酸指标监控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代谢供能能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田石榴;沈学军;刘宇;韩冬;;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一分钟冲拳速度和伸肌力矩与血乳酸之间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李凤成;周直模;;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4 钱雯;吴方雷;;对散打运动员悬吊训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邹军;屠嘉衡;吕爽;董苗淼;张丽;苑建齐;;推拿加艾灸调理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一般情境视觉搜索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高炳宏;赵光圣;郭玉成;沈学军;陈养胜;苟波;;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朱瑞琪;吴志辉;杨荣俊;;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朱瑞琪;吴志辉;杨荣俊;;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刘存忠;陈婷婷;;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各关节速度和角度特征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剑锋 彭则鹏;规则有较多改变于中方不利[N];中国体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同;散打运动员慢性腰痛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周小青;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崇冰;优秀散打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律坤;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外周神经肌肉系统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3 胡飞;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邱阳;对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皮纹特征及选材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诚;后激活增强效应对散打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曹雪;二级散打运动员侧踹腿动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7 崔庆博;二级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反应能力与打击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8 魏雪猛;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亚娇;山西省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调查及其调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吴志辉;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6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36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