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5:10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化标准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中小学体育教师


【摘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浪潮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而教师专业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师专业化标准对教师专业地位起到巩固作用,因而美英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量大,但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通用标准,难以满足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制定不同专业教师专业化标准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增强学生体魄,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健康心理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中小学长期缺乏对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认识,加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缺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职业规划混乱、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希望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梳理,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以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为研究对象,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方面的情况,尝试构建有益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的理论框架。当前我国中小学由于缺少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引起的问题有:在职前教育阶段,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少,且多集中在本科阶段头两年;理论的掌握与项目技能的学习出现广而不精的现象,忽视与中小学实际工作情况的适用性,导致职前教育培养与职后实践错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乏竞争力。在教师资格认定阶段,资格认定学历申请起点较低;教师资格制度存在跨级通用的问题;认定的周期性过短,缺少一个类似考察适用的期限;当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割裂了与职前教育阶段的联系。在职后发展阶段,教龄长的体育教师,由于缺乏职后标准,职业规划没有方向,产生了职业倦怠,有的缺乏专业理念,把教学当作一种经济来源,对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不重视自身长远发展;初任体育教师在就职后出现了职业迷茫,在校期间所学往往与中小学实际工作有出入,没有专业标准的引导使得这种迷茫不断加深;职后培训缺少导向,无法真正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可以在以下理念基础上建设研究:立足国情合理借鉴经验,体现地区差异;在综合知识体系基础上体现体育学科特性,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标准的实用性与连贯性,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终身学习。在建设专业化标准时所需的宏观支持有:法律制度和机构保障;政策和资金支持。论文最后按照职前合格体育教师、入职一般体育教师和职后优秀教师三个阶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师德三个维度提出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理论框架设想,希望能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9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萍;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现状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2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82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