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合法经营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 体育经济 高校体育俱乐部 合法经营 出处:《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现行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非营利性的非法人团体,存在内部管理混乱、违法经营、事故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高校体育俱乐部只有顺应当前我国体育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依托大学科技园、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服务外包成为经营实体,达到服务社会、多劳多得、体育资源增值的结果。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club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concludes that the sports club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non-profit and unincorporated group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confusion of internal management, illegal management and unclear subject of accident responsibility. Sports club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conform to the current trend of soc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sports servi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uggestion: the university sports club can rely on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he university assets management company,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becomes the management entity, achieves the service society, more work and more gain. The result of the increment of sports resources.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TY053)
【分类号】:G807.4
【正文快照】: 1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性质目前,大学生社团是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条款规定,大学生社团应该遵从自愿性、非营利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和特征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0年01期
2 王建欣;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与运作[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3 戴显岩;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08期
4 傅光磊;;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勇,张文普;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吴秋林,茆飞霞;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8 张丽丽,刘林箭;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杨勇,徐大可,谭清川,孙国富;浅谈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10 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红静;陈波;;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改革模式的探讨[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兆波;耗散结构视野下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苏艳杰;河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薛涛;我国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传鑫;山东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杨德香;影响西安、昆明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因素及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周松芳;广深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7 杨伟群;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特征分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洪;吉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邵学科;山东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华勇;上海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84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48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