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三自主”实施现状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公共体育 选项课 三自主 出处:《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更好实施,使学生对体育项目多元化需求得到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实现。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面简称为《纲要》),《纲要》中提出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体育选项课,目前研究者称为“三自主”。“三自主”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意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这样学生上课积极性高,学生选择教师也促进教师不断努力备好课,上好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样学生可以自己规划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使学生运动和学习的时间更加自由。本研究通过系统的调查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三自主”实施的现状,发现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三自主”实施的因素,总结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实施“三自主”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建议,以指导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三自主”选课的更好的实施,并供其他高校更好的实施“三自主”体育选项课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沈阳师范大学2014级和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1179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学生“三自主”体育选项课实施现状和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访谈公共体育部主任了解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排课现状和排课需要考虑的因素,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公共体育选项课“零自主、一自主、二自主”实施程度高于实现“三自主”实施程度;(2)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已开设的课程内容种类较多,但每个课程内容班级数差异性大;(3)学生选课盲目,运动兴趣集中,且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开设班级数较少;(4)严格控制考试标准没有得到完全实施;(5)不同运动项目教师数量差异性大。影响学生“三自主”选课的因素有:(1)场地设施不足影响着课程内容的开设,进而影响着学生“三自主”选课的实现;(2)专项教师数量不均衡影响学校课程内容的开设和学生选择任课教师的实现;(3)学生选课动机不单纯且喜欢的运动项目集中;(4)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数量不足(5)由于学校统筹安排体育课的时间,故不能实现全天排课;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tudents can choose the course content independently , choose the teachers of the course , choose the course content , and make the students move and learn more freely . ( 1 ) The lack of the site facilities affects the course content , which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 ( 2 ) the imbalance of the quantity of special teachers affects the opening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er ' s choice of teachers ; ( 3 ) the students ' learning motivation is not simple and the favorite sports items are concentrated ; and ( 4 ) the shortage of the students ' favorite sports project teachers ( 5 ) is not enough to realize the whole - day scheduling because of the school overall planning the time of the physical course ;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洪涛;;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2 王欣;邹业兵;;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困惑与忧思——以南昌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12期
3 林敬博;王鹏;;云南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9期
4 高巍;;试论高校公共体育课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大家;2012年06期
5 R.ThomasTrimble;LarryD.Hensley;赵澄宇;;美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现状[J];学校体育;1991年03期
6 祁懿龄;试论师专公共体育课的师范性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2期
7 闫华,刘英;公共体育课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文史;2001年03期
8 杨玉茹;试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轮换教学”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冯正聪;对师专公共体育课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2期
10 杨成伟,唐峭峻,普春旺;论高师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健;常生;刘军;;现代高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张荃;;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项目改革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胡俊英;丁艺;曹继红;华建定;刘争春;董笑然;;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汤伟康;刘国荣;;大学公共体育课发展性教学对象评价实验探究[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丁艺;胡俊英;;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措施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李金钢 陈亚麟 本报记者 王戈华;终身体育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新目标[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艳;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科书的“学本化”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芊卉;长春市高校公共体育课密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长春;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浩;师范专业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丽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人格特征与教学风格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晗晗;湖北省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开展现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s,
本文编号:1519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1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