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路径:基于有效专利挖掘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19 06:13

  本文选题:体育产业 切入点:科技成果转化 出处:《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也都是我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利信息检索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数据库。研究表明,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占比为37.36%,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北京奥运会和国家知识产权有关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活动中的转让和许可在2010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利转让主要集中于实用新型、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当中;在分析体育产业有关企业、高校和个人专利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提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策略。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valid patents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is 37.366.Most of them are concentrated on utility models and exterior designs, driven by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lated macro policies. The transfer and licensing of patent activities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howed a rapid growth trend after 2010; the transfer of patents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utility models, applications for inventions and authorizations for invention; and i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enterpris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 pat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TQ047)
【分类号】:G8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华梅;王兆红;刘念;;体育用品企业专利技术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年01期

2 明宇;司虎克;;国外体育品牌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分析——以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匡威的专利研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鲍芳芳;乔凤杰;;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专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01期

4 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年01期

5 王大贵;;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运作机制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张元梁;司虎克;蔡犁;朱昆;张建华;;体育用品核心企业专利技术发展特征研究——以耐克公司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7 邱洪华;;专利地图视角下中国体育技术创新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邸晓燕;郭铁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及其解决[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6期

9 明宇;司虎克;;中国大陆体育器械发明专利的竞争情报分析——基于专利地图技术方法[J];中国体育科技;2013年04期

10 张慧颖;史紫薇;;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模糊认知研究——基于创新扩散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远;我国体育产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洪华;;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路径:基于有效专利挖掘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4期

2 罗光武;;NIKE运动品牌在越南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年12期

3 陈涛;李颖;;政策导向对高校科技成果抗拒转化的影响[J];中国高校科技;2017年06期

4 霍国庆;焦可欣;;国立科研组织战略选择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某国立科研组织的调查[J];管理现代化;2017年03期

5 王春嬉;杨水利;;基于成果转化贡献的科研团队成员收益分配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7年05期

6 许春蕾;;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产品战略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8—2015年面板数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7 李滨;刘兵;;全球价值链新动向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孙小涵;;高尔夫球基本技术中握杆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7年08期

9 孙德升;刘峰;陈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ISCP范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3期

10 陈梦飞;王丽岩;;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中国可穿戴设备研究可视化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建伟;对北京市网球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2 宋晓雨;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美霞;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芳芳;乔凤杰;;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专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01期

2 陈君;司虎克;王磊;;中外体育用品企业运动鞋专利特征及差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张元梁;司虎克;蔡犁;朱昆;张建华;;体育用品核心企业专利技术发展特征研究——以耐克公司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4 李忆;马莉;苑贤德;;企业专利数量、知识离散度与绩效的关系——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4年02期

5 明宇;司虎克;;我国体育品牌生产企业与耐克公司运动鞋专利研发的对比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6 王骏;;国际体育用品技术演进、分布格局的动态研究——以足球及其相关专利技术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7 明宇;司虎克;;中美体育器械专利国际申请竞争情报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陈洪;;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制度安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毕雅静;董同欣;;中外典型体育品牌公司中国专利申请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10期

10 邱洪华;;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中国内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平;西安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武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张向锋;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余小英;四川省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邢莉;广东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康;发展中国体育产业组织的理性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袁振喜;中国体育产业的价值如同露天金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4期

3 韩智;;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4 魏铭;;首届中国体育产业高层论坛在北大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杰明;;试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话语逻辑[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3期

6 庞惊宇;;200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7 金志国;;中国体育产业转型的商道[J];环球体育市场;2010年02期

8 马向文;高彩琴;韩新君;;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症结及其法律环境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大圣;;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10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20年大事记[J];环球体育市场;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显鹏;;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王德平;;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竞争优势[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前景展望[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福林;;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均衡发展中国体育产业的策略探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苏萍;刘建军;孙玉金;;举办奥运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周毅;辛利;;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杨越;;2008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肖淑红;;中国体育产业环境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郑焱焱;;体育资源全球流动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谈敏;;增进交流,共谋发展——祝贺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胜利召开[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立自己的品牌赛事才能建立中国体育产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华;中国体育产业迎来了黄金时代[N];解放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丰佳佳;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在开启[N];中国体育报;2014年

4 ;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本报记者 胡晓纯;开拓体育产业e化路[N];网络世界;2000年

6 文静;为中国体育产业加装助推器[N];中国体育报;2001年

7 见习记者  张文绩;中国体育产业潜力巨大[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木佳邋实习生 张萧然;江延科打造中国体育产业园航母[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万相辛;聚焦后奥运 北京提前布局体育产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记者 刘先永;体育产业发展面临机遇[N];中国体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肖淑红;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周毅;中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苏宁;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4 王晓微;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亓昕;社会的结构性断裂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永芳;中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2 唐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D];四川大学;2004年

3 童虎英;中国体育产业资本化之路[D];清华大学;2005年

4 张敬乐;市场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磊;新中国体育产业历史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张家铭;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应对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晓明;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鞠文强;从新闻媒介视角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彤;奥运经济对北京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 王俊敏;中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3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