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不同锻炼方式对男大学生超声心动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6 02:03

  本文选题:有氧锻炼 切入点:力量锻炼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锻炼、力量锻炼、有氧联合力量锻炼三种不同锻炼方式对男大学生超声心动图的影响,一方面为丰富不同运动方式对男大学生心脏形态和功能影响的相关理论,弥补有氧联合力量锻炼对改善男大学生心脏形态和功能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探寻能够促进男大学生心脏结构功能改善的有效锻炼方式,为我国男大学生通过运动改善心脏结构与功能提供实证依据和科学指导。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60名无锻炼基础的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60名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5人,共四组,分别为有氧锻炼组、力量锻炼组、有氧联合力量锻炼组和对照组。根据对受试者的要求以及出于自身条件原因,2周之后不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以及不配合实验的,予以剔除,最终48名受试者纳入本研究,每组12人。实验前四个组别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整个实验过程中,有氧组、力量组和有氧联合力量组按照预定的锻炼方案进行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12周的锻炼。在实验前和实验后,采用开立SSI-550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测仪分别对四个组别的心脏超声心动图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具体包括心脏形态结构、心脏收缩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心脏形态结构指标为: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心肌收缩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为: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研究结果:(1)十二周锻炼后,在心脏形态方面,三个实验组IVSD、IVSS、LVPWD、LVPWS、LVIDD、LVIDS、EDV、ESV 均大于对照组(P0. 01 或 0. 05),其中有氧组 IVSS、LVIDD、EDV 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 或 0.05);力量组 IVSD、IVSS、LVPWD、LVPWS、EDV 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 或 0. 05);联合组 IVSD、IVSS、LVPWD、LVPWS、LVIDD、EDV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或0.05)。有氧组、力量组和联合组IVSS、LVIDS、ESV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有氧组IVSD小于力量组(P0. 05),有氧组LVPWD、LVPWS小于力量组和联合组(P0. 05),有氧组LVIDD大于力量组(P0. 05),有氧组和联合组EDV大于力量组(P0. 05)。(2)十二周锻炼后,在心脏功能方面,三个实验组SV显著大于对照组、HR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1或0.05),有氧组和联合组SVI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或0. 05),三个实验组EF、FS、CO、C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有氧组、力量组和联合组EF、FS、HR、CO、CI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有氧组和联合组SV大于力量组(P0. 05),有氧组SVI大于力量组(P0. 05)。结论:(1)十二周锻炼后,在心脏形态方面,有氧组男大学生左室腔显著扩大,室壁轻度增厚;力量组男大学生室壁显著增厚,室腔扩大不明显;有氧联合力量锻炼组男大学生不仅左室腔扩大,而且室壁增厚,心脏形态变化兼具有氧和力量锻炼后的特征。(2)十二周锻炼后,在心脏功能方面,有氧组男大学生心功能改善最为显著,联合组改善效果与有氧组相近,有氧组和联合组均好于力量组。(3)三种锻炼方式均对男大学生的心脏形态与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有氧锻炼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最好,力量锻炼对改善心脏形态(厚度)的效果更为明显,联合锻炼对心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善最为全面。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 strength training and aerobic exercise on echocardiography in male college students . LVPWDs , LVPWDs , LVIDD , LVIDS , VDs , LVIDD , LVDS , LVID, and LVID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1 or 0.05 ) , and the IVSD , IVSS , LVPWDs , LVPWs , LVIDD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1 or 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LVIDD in the aerobi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 , FS , HR , CO and CI among the aerobic group , the force group and the combined group ( P0.05 ) . The SV in the aerobic group 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power group ( P0.05 ) , and the aerobic group SVI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ower group ( P0.05 ) . Conclusion : ( 1 ) After 12 weeks of exercise , the left ventricular cavity of the 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erobic group is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the wall thickness is slightly thickened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钟锋;覃建华;覃秀松;梁源;唐祖燕;徐锡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5年05期

2 何辉;熊开宇;张一民;;极量运动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及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3 隋辉;陈伟伟;王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要点介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年07期

4 车广伟;;不同运动形式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17期

5 常芸;;运动性心律失常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6 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来源载体网络的结构演化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15年01期

7 高晓芳;王维;;浅析跳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8 王娟;王正珍;;美国运动医学会4大期刊及所关注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热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9 罗智敏;李容;赵华云;陈伟强;余秀兰;;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13期

10 陈玉凤;李谋涛;熊健;;舞龙运动对男大学生心脏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媛媛;;12周运动训练对大学生心脏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高新友;任超学;张星;;力量和耐力型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特征的实验研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俊涛;健步走对中老年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覃立嵩;江苏大学大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郭娟娟;趣味性有氧运动对肥胖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17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17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