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需因材施教——评《学校体育学》
本文选题:学校体育学 + 高校体育教学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10期
【摘要】:正《学校体育学》一书是高校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该书在重点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研究学生个性需求,发展学生专项能力。本文从学校体育因材施教的视角,对《学校体育学》一书展开全面的论述。《学校体育学》一书是学者陈雪红在个人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the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e book focuses on absorbing advanced teaching the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eaching practices , it is suggest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ir aptitude ,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 individual needs and develop students ' special abilities .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体育组;
【分类号】:G80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景亮;浅谈《学校体育学》的“版块学习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2 彭德华;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李林,杨迎天;对现行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王超英,刘胜,贾鹏;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实践性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张新孔;;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尝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傅健;倪志荣;;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张晓义;毕海波;;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年02期
8 王璐;靳纪奎;;浅析学校体育学及其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9 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曲宗湖;顾渊彦;;“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超英;刘胜;贾鹏;;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实践性的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张薇;王晓春;;新时期《学校体育学》教材内容体系构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张丽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构想[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张洁;;浅谈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对策[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继雄;对高教05版《学校体育学》呈现现象的理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涛;2010年-2014年学校体育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黄仲强;《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郝国英;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构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年
5 林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学校体育学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齐辉;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体育学》内容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7 王煜坤;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8 杨亚斯;对北京体育大学近三十年学校体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84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