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权利:青少年体育救济的结构性超越
本文选题:体育慈善 + 扶贫 ; 参考:《体育与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采用个案分析、访谈和文献资料法,以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青少年体育救济困境现象和致因要素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救济术语统摄于体育慈善和体育扶贫;当前体育救济事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在实践施行中存在结构性困境;具体表现为行政化的权力嵌入与救助效益低下、商业工具性和公益性的失衡、体育救济通道闭塞与供给需求断裂以及体育救济反哺的力量分散与反哺竞技导向异化;体育救济存在代际贫穷文化滞后于贫穷结构性要素的变更,因此需要遵循受助者文化和权益的非结构性进路进而得以对困境进行超越。其具体路径依赖于树立青少年体育文化权益意识、保障依法治体、打通体育权益壁垒、培育体育救济德性文化和及时更新升级文化资本。
[Abstract]:By using case analysis,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the paper studies the phenomenon and cause factors of juvenile sports relief by using Lewis' theory of poverty culture as an analytical tool.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term of sports relief is mainly used in sports charity and sp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resent sports relief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nd important, but there are structural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which are embodied in the low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embedding and relief. The imbalance between commercial instrumentality and public welfare, the blocking of sports relief channels and the break of supply demand, the dispersion of sports relief and the alienation of competitive orientation, the existence of intergenerational poverty culture lags behind the chang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of poverty. Therefore, we need to follow the non-structural approach of the recipient's culture and rights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Its specific path depends on sett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youth's sports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ensuring governing the body according to law,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of sports rights and interests, cultivating the moral culture of sports relief and updating and upgrading the cultural capital in time.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公体部;
【分类号】:G81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江,万志强,左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的现状与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04期
2 林子;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3 王青春;;浅谈体育本质与体育的教育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吕东旭;;论体育健康促进[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殷鹏鹏;;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性[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6 李乃平;;现代体育健康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常琦;;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郑星;;谈高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10 郝君;韩超;;高校特殊群体体育健康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东旭;李建国;杨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田莉;;试析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丁丽华;;关于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程文广;;北京奥运视角下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栾丽霞;;高校优秀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王斌;;肢体残疾人体育健康观念的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7 郝国臣;;高校实施体育健康卡的构想——以中北大学为例[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宋昱;;“蚁族”体育述论—中国新生代青年群体体育困境的解读与突破[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赵彬彬;宋扬;;新时期中国北方休闲体育特征及趋势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陈益芝;;论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宏生;体育产业:资本的一大盲点[N];中国商报;2002年
2 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 高慧;对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N];无锡日报;2008年
3 马敏;发展体育产业 助力“美好安徽”建设[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马敏;安徽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初具规模[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雪颖;实现青少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撰稿 平萍 宋剑波 黄维;体育大检阅 和谐大展示[N];中国体育报;2010年
7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 公冶民;体育必须纳入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记者 梁韶辉;今年首设体育产业引导资金[N];河北日报;2012年
9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刘巍;诚信: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朱应儒;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N];金昌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璐;体育学理视角下的单元体育教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吕东旭;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刘巍;转型期我国体育诚信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娟;张家口市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程龙;构建延边州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双双;河南省体育特岗教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吴奈温;泰安市城区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路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黎;江西省高校开设壁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范轶倩;成都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康知识的需求与获取途径的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于燕;西安市户外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8 常会丽;新疆竞技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熊袖足;现代化进程中仡佬族村落体育变迁与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赵本志;贵州省高校非体育类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52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85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