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武共同体”作为传统武术保护对象的提出与保护
本文选题:传统武术 + 保护对象 ; 参考:《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传统武术保护对象相继出现了拳种、传承人及武术文化,对于三者在保护效果方面收效甚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将"民间习武共同体"作为传统武术保护新对象的构想,并给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认为:"保护的灵魂是传承",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的项目之一,不应当为了保护而保护,即指对拳种、传承人以及武术文化的保护;而应当为了传承而保护,即指包括"继承人"在内的保护,进而指出传统武术的保护对象应该是"民间习武共同体"。基于民间习武共同体的视角,结合实地考察的经历,从其内外部环境探究为传承发展而保护的夙愿的实现途径。民间习武共同体内部环境的保护需要在保护好其内生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师徒传习模式、改变传统传习观念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外部环境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民间习武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必要时应设立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建设武术文化生态博物馆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传统武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宏愿。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Wushu protection object has appeared in succession, inherits the person and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three in the protection effect aspect the reason which has little effect, proposed "the folk practice Wushu Community" as the traditional Wushu protection new object idea,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strategy is given. As one of the items in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raditional Wushu should not be protected for the sake of protection, that is to say, the protection of boxing, inheritors and Wushu culture; It should be protected for the sake of inheritance, that is, the protection of "heirs",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object of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should be "folk martial arts commun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ty of folk martial arts,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long-cherished wish of protec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folk martial arts community, we should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eachers and disciples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its internal mechanism,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era. In order to create a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martial arts communit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protected by setting up a Wushu cultural ecological reserve and constructing a Wushu cultural ecological museum to protect i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from generation to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wish.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
【基金】: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自主科研课题(2016BS01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AHSKO 2016 D 75)
【分类号】:G8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向颖;谈武术如何走向奥运[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2 郑爱民,周新春;武术与传统美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小庆;浅谈武术散手的作用[J];太原科技;2004年01期
4 袁金宝,温搏,李阳;从古现代双视点论武术文化之内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刘奇;试论武术文化的适应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岗;从“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说起[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2期
7 颜鸿填;;试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J];科技资讯;2006年06期
8 赵晓峥;;浅谈地域武术与武术文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王岗;;武术史应是世界的武术史[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6期
10 李丑亮;;浅谈武术文化的形成及特性[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树军;王苑苑;;全球化与武术文化世界化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赵岷;李翠霞;;影响武术步入国际化的五大历史原因[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郭荣娟;司钦如;;文化软实力视域武术对外传播障碍与动漫传播的消解[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丁保玉;解乒乒;张海龙;;文化创新与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5 郭荣娟;司钦如;;文化软实力视域武术对外传播障碍与动漫传播的消解[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汪如锋;周之华;赵萍;申德义;;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岳贤锋;;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评价[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徐烈;丁丽萍;;近代文化保守与激进主义思潮下武术发展之嬗变[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褚殷超;樊庆彦;;简论明清小说与传统武术的互动关系[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体育学院 刘国奇;从哲学的角度谈“武术”与“文化”[N];中国体育报;2011年
2 项涓;进一步用“大武术观”统一认识[N];中国体育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黄心豪;规划建设“佛山武术文化中心”[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冯新生;武术旅游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5 南充市顺庆区武协主席 李家安;武术的价值探讨[N];四川科技报;2013年
6 项涓;天津建立留学生武术体验基地[N];中国体育报;2013年
7 经报记者 龙锐;当武术邂逅丽江[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8 黄保欣;播洒武术文化新雨[N];光明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伯飞;首届武术形象大赛将全面展开[N];中国体育报;2002年
10 记者 刘超峰;把武术节办成宣传郑州的名片[N];郑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丽萍;吴越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2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郭守靖;齐鲁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郝志勇;明清武术文化形态及其价值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汝杰;文化强国视域下武术文化消费探骊[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沧临;临沧“打造佤文化品牌”背景下的佤族武术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振华;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梅继伟;香店拳在闽都文化中的现代生存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常振鲁;浙江省金衢地区武术文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樊晓强;峨眉武术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创造性转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卢闪闪;徐州近现代武术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杜相锋;近代以来淮阳武术文化传承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天华;澜沧拉祜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乃文;宜昌武术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48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4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