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的权力转移——作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典型仪式的大型体育赛事
本文选题:体育赛事 + 宗教情感 ; 参考:《体育与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21世纪属于中国申办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上的高潮期。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体现出中国以行政代教化的传统治国理想。体育赛事到了中国大多会变更其既有的发展理路,并带有仪式化之内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填充了中国仪式匮乏的空白点。体育赛事是对中国人宗教生活匮乏状态的一种补偿性手段。中国是一个经历了百年战乱的国家,非常态的历史给中国人带来了迷惘的心境,而治愈这样的心理疾患需要强大的仪式活动。中国之所以频繁地举办或申办如此多的体育赛事,同样是为了缔造一种中国跃进为经济强者的仪式活动,并为当代中国人寻觅到一方足以容纳群体意志的空间。中国兴建的体育场馆是已经消亡的宗教建筑的替代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衡量中国的体育赛事,更容易看出其中的理性内质。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国家步入现代社会的先决条件。
[Abstract]:The 21 st century belongs to the high tide period of China's bidding and holding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The holding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embodies the traditional idea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administration instead of education. Most sports events to China will change its existing development theory, and with a ritualized nature, holding large sports events filled with the lack of China's ritual void. Sports events are a compensatory means for the lack of religious life in China.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has experienced a hundred years of war and chaos. The abnormal history has brought a confused state of mind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healing of such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requires strong ritual activities. The reason why China holds or bid for so many sports events frequently is to create a kind of ceremonial activity for China to leap forward and become an economic strongman, and to find a space that one side can accommodate the collective will for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stadiums built in China are a substitute for dead religious buildings.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it is easier to see the rational endoplasm of Chinese sports events. Holding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in China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country to step into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晓彤,丛湖平,陈冀杭;关于大型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投入品及消费主体的讨论[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06期
2 沈建华,肖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肖锋,沈建华,刘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魏得建,吴强;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构成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5 李现武;马丽君;王颢霖;;探析现代物流理论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肖嵘;刘美霞;刘大伟;;大型体育赛事运作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06年04期
7 李艳霞;王智慧;李壮志;贾文彤;苑高兴;;论租赁在筹办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唐晓彤;丛湖平;;大型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江南;;政府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10期
10 丁世勇;;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险种研究[J];体育世界;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蒲;杨琬;颜天民;;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与评价问题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肖锋;沈建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大都市经济影响之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肖锋;沈建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大都市经济、文化的综合效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杨志永;;大型体育赛事观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方杰;张林;;我国大型体育赛事隐蔽营销防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张新萍;;大型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王艳;;大型体育赛事的微博营销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梁勤超;杨啸原;;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官方网站赛后存续问题与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9 陈凯丽;王建国;;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低碳体育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杨蕾;刘东锋;;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影响与潜在风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颂平;上海大型体育赛事的战略选择[N];文汇报;2004年
2 本版编辑 陈晓林 王冀;一球成名[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早报记者 滕飞 采访整理;中国马拉松赛事当防微杜渐[N];东方早报;2013年
4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乔文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会否提振本地经济[N];青岛日报;2014年
5 记者 谢凌 见习记者 聂琳;体育中心累计完成建安产值2.1亿元[N];岳阳日报;2014年
6 崔莉莉;谁家冠名“皇马”中国之旅[N];中国商报;2003年
7 记者 邓其锋;办好体育盛会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丽水日报;2009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江晓蚕;市民网友热议 大运场馆利用[N];深圳商报;2011年
9 记者 王戈华;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N];陕西日报;2009年
10 王炜;体育营销:中国品牌刚上路[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闻兰;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东波;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赖雅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澳门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郑振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北京奥运会的科学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峰;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田刚;大型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述麟;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张文俊;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法律风险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俊伟;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璞;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市大型体育赛事管理平衡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徐昱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封伟;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大勇;大型体育赛事评价体系和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翟廉芬;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社会效益的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8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8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