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基于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00:24

  本文选题:大学生 + 碎片化时间 ; 参考:《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碎片化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碎片化时间存在,但大部分人不会合理的利用与安排碎片化时间,更不用说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协会的研究表明:每日进行多次少时的间歇性运动同样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目前国内针对碎片化时间在社会学、经济学、信息传媒等领域有较多的研究,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成果。本研究主要根据大学生活的特点,了解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现实状况和需求,论证大学生碎片化时间进行多次少时的体育锻炼的可行性,探索适合碎片化时间锻炼的具体方式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本研究以东南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不同学科类型的8个院系的400名学生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碎片化时间的认知、利用和需求。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存在,大学生尚未养成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多数学生虽然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但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规律和习惯,也没有建立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的理念。3.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一定优势,可以改变大学生锻炼的传统习惯。4.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低,碎片化时间相关锻炼内容有助于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培养其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建议:1.强化碎片化时间锻炼的理念,大力宣传和推广碎片化时间的锻炼方式,营造良好锻炼的氛围。2.加大投入,创设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环境。3.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推送碎片化时间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4.加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提高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word fragmentation has become familiar to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re are many fragmentation time in real life, but most people can not use and arrange the fragmentation time reasonably, let alone exercise in the fragmentation time.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ports Medicine, intermittent exercise several times a day can also improve health and achieve a certain fitness effe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fragmentation time in sociology, economics, information media and other fields, but there are few achievements in using fragmentation time for physical exerci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life, this study understands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he fragmentation tim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ragmentation time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many times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ways and methods suitable for piecewise exercise,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make rational use of fragmented time,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to form the habit of lifelong physical exercise. This study took the sophomores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ed 400 students from 8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subject types as the sample, through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and used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interview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awareness, utilization and demand of fragmentation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1: 1. In the daily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 are many fragments of time available, and college students have not yet formed the consciousness and habit of using these time for physical exercise. Although most students have a strong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they do not have a fixed law and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nor have they established the idea of using fragmented time to exercise. 3. The use of fragmentation time for physical exercise has certain advantages,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xercise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4. The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xercise is low, and the fragmented time related exercise conten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body shap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cultivate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Suggestion 1. Strengthen the idea of fragmenting time exercise, vigorously propagate and popularize the exercise mode of fragmentation time, and create a good exercise atmosphere. 2. Increase investment, create the use of fragmentation time for physical exercise environment. 3. Use mobile phone, network and other new media to push fragmentation of time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 means. 4.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d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英;影响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2 兰华勋,李雅倩;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 乔培基,王力男,石磊;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4 李清建;重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02期

5 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王福生;;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2期

7 何万财;;试论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2期

8 邓雷;郭和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现状及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9 蒋明军;;高校体育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费学良;;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国梁;;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林大参;陈琳;俞华;林建华;;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赵金龙;何美仪;高健;;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孙海艳;颜军;;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叶坪;麻晓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祝大鹏;漆昌柱;;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亚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正中;黄志剑;郭志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祝大鹏;漆昌柱;;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亚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迟化;姜志强;卢景波;刘敬阳;薛武;何英;杜磊;苏桂范;;大学生冬季长跑流畅状态的调查与研究[A];2011北京现代北京马拉松科学论坛指南·文集[C];2011年

10 陈善平;李树茁;邓冬华;;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章正;体育锻炼为何成了大学生的负担[N];光明日报;2014年

2 任文海 陈继茹;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出早操:想说爱你不容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邹丽 杨万杰;武汉高校晨练渐成风[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记者 吴晶;体质不强何谈栋梁[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戈;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兰继军;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天诺;澳港大学生锻炼特征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小波;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刚;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背景下辽宁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家骐;长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4 张亚飞;洛阳市大学生参与B2C模式体育消费时的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扶耒;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乐观人格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刘乐乐;河南省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7 尹洋;湖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魏媛媛;大学生“宅族”体育参与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9 盛圆圆;扬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0 周欢畅;流行亚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993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93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