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的价值定位、历史使命及其实现路径——基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战略

发布时间:2018-06-21 01:30

  本文选题:健康中国 + 体育事业 ; 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战略体系之一,其对体育全面承担健康治理工程做出了明确布局。鉴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健康中国"的体育使命及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体育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使命,才能基于社会整体的健康治理构建自身的动力系统;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体育的使命是多元、跨界和协同的,主要包括惠民使命、经济使命、文化使命、政治使命和生态使命;以上5个使命实现的关键路径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思想、创建和完善体育跨界发展的制度体系、重塑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体系和建立互联网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研究目的在于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healthy China" is one of the thoughts and strategic systems of Xi Jinping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it makes a clear layout for sports to undertake the health management project in an all-round wa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ystem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new idea and new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politics based on Xi Jinping,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ports mission of healthy China and the way to realize it. The study holds that: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spor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undertake the corresponding mission in order to build its own dynamic system based on the health governance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the mission of sports is pluralistic. Cross-border and synergistic, mainly include the mission of benefiting the people, the mission of economy, the mission of culture, the mission of politics and the mission of ecology.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cross-boundary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 reshape the health promotion system of sports items and to establish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intern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XTY003)
【分类号】:G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江,万志强,左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的现状与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04期

2 林子;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3 王青春;;浅谈体育本质与体育的教育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吕东旭;;论体育健康促进[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殷鹏鹏;;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性[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6 李乃平;;现代体育健康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常琦;;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郑星;;谈高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10 郝君;韩超;;高校特殊群体体育健康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东旭;李建国;杨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田莉;;试析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丁丽华;;关于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程文广;;北京奥运视角下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栾丽霞;;高校优秀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王斌;;肢体残疾人体育健康观念的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7 郝国臣;;高校实施体育健康卡的构想——以中北大学为例[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宋昱;;“蚁族”体育述论—中国新生代青年群体体育困境的解读与突破[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赵彬彬;宋扬;;新时期中国北方休闲体育特征及趋势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陈益芝;;论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宏生;体育产业:资本的一大盲点[N];中国商报;2002年

2 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 高慧;对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N];无锡日报;2008年

3 马敏;发展体育产业 助力“美好安徽”建设[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马敏;安徽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初具规模[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雪颖;实现青少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撰稿 平萍 宋剑波 黄维;体育大检阅 和谐大展示[N];中国体育报;2010年

7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 公冶民;体育必须纳入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记者 梁韶辉;今年首设体育产业引导资金[N];河北日报;2012年

9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刘巍;诚信: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朱应儒;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N];金昌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璐;体育学理视角下的单元体育教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吕东旭;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刘巍;转型期我国体育诚信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金光辉;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爱红;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娟;张家口市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程龙;构建延边州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双双;河南省体育特岗教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吴奈温;泰安市城区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路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黎;江西省高校开设壁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范轶倩;成都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康知识的需求与获取途径的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于燕;西安市户外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8 常会丽;新疆竞技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熊袖足;现代化进程中仡佬族村落体育变迁与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赵本志;贵州省高校非体育类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46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046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