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本文选题: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 + 技战术特征 ; 参考:《吉首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际乒联新规则改革后打破了中国乒乓球男队长期以来建立的训练模式,原有的技战术体系已经不在符合当今新规则所带来的变化,材质的改变,球体的增大,进一步缩小中国男队与其他国家队员的差距。面对目前所带来的形势,中国男队想要继续引领世界乒坛,就必须在国际乒联新规则改革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训练方法,完善技战术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统计与分析,及其得失分特征的整理,从而了解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探讨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变化的成因,找出提升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措施,并对新规则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未来我国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四名队员32场比赛,共166局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1.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发球线路上主要以正手位和中路为主,尽管反手位使用较少,但得分率在三条线路中最高。其中在正手位和中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反手位的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手位得分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反手位得分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2.在发球落点中,近网短球和底线长球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近网短球的得分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从数据显示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发球落点都是近网短球为主,半出台球为辅,偶尔偷袭底线长球。其中,底线长球发球效果最好。3.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第二板接抢进攻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通过数据得出,张继科、黄镇廷在接发球抢攻意识较强。马龙、许昕的接发球以控制为主,为后面的抢攻打下基础。在控制技术摆短得分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马龙、许昕得分效果较好。4.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第三板发抢进攻技术的使用除正手拉、冲外,其余技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控制技术除晃、切外,其余技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摆短得分率(p0.01)、正反手贴、挡得分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5.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第四板球进攻技术反手拉、冲和侧身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正手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四板控制技术正反手贴、挡,放高球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摆短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相持阶段,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运用进攻性技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控制防御技术的使用率。在主动相持中,反手拉冲、侧身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被动相持中放高球、正反手贴、挡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且放高球得分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7.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在三段中接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以许昕的使用率最多,马龙的得分率最高。在发抢段和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横、直拍在乒乓球三段指标的得分、使用分上无明显差异。直拍运动员在发抢段得分率上明显高于横拍运动员,横拍运动员在接抢段得分率高于直拍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性。在使用率上,直拍运动员在接抢段高于横拍运动员,呈显著差异性。从发抢段和相持段数据来看,无明显差异。9.我国优秀男子横拍运动员的得分技术最多是台内拧拉、正反手拉、冲,失分技术是台内搓球。优秀直拍运动员的得分技术最多是侧身拉、冲和反手拉、冲,其失分技术是台内球短球的处理以及正反手防守技术的运用。10.新型无缝塑料球的实施导致球的旋转、速度和弹性发生明显变化。由于球体增大、导致旋转减弱,材质的改变、弹性也发生变化。因此比赛中从发球线路多变,长短结合,接发球全台无死角主动进攻,手段更趋于多样化,第三板球快速凶狠,趋向正反手全面的抢攻意识,第四板球转化由守到攻的意识,控制技术要有主动性,相持段攻防转换更迅速,攻守兼备是相持段技战术的走向,技战术朝着狠、快、转、全的方向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level of Chinese men ' s table tennis players ,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the skills and tactics of Chinese men ' s table tennis players , an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kill and tactics of Chinese men ' s table tennis players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1 ) between the usage rate and the score rate of the elite men ' s singles in China .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方佳;杨阳;高蒙蒙;;新型塑料乒乓球使用对马龙技战术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6年03期
2 何剑康;白银龙;;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变化及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年03期
3 丁松;;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削攻结合打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刘藤升;;第52届世乒赛闫安和张继科对阵王皓技战术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9期
5 成波锦;;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特征及对技、战术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5期
6 唐建军;赵喜迎;;乒乓球进攻类型打法比赛战术制胜模式构成及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吴维铭;张照萍;;新形势下对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J];运动;2012年23期
8 刘文明;唐建军;;乒乓球战术行为博弈分析的理论体系建构[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6期
9 程虹;于晓东;钱来;;中国乒乓球技术分类体系的反思与重建[J];体育学刊;2012年05期
10 万炳军;;运动员“绿色”训练理念——基于技术哲学的人文关怀[J];体育科学;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普;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技战术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赵军南;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3 彭搏;无缝乒乓球的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楚简;2003-2011年马琳技战术发展趋势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孔丹丹;中国优秀乒乓球横板选手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尹明坤;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7 宋海燕;中国直拍反胶打法王皓、许昕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李超;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战术组合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佘竞妍;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费亮;对三名世界优秀男子横拍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1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05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