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传统拔河的大众化开发研究
[Abstract]:Tug of war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 in South Korea, but also a successful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in 2015. Korean traditional tug of war has more than 400 years of history, and it was widely carried out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After experiencing the predicament of war and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tug of war has experienced hardships in the inheritance of modern society. South Korea's Cultural property Protection Act and government-led popular development have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traditional tug of war. Through policy support,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tug of war has become a typical case of Korean folk cultur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890002)
【分类号】:G8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裕平;;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收藏[J];上海工艺美术;2006年03期
2 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12期
3 王荷英;谢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1期
4 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5 邬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韩志芳;马成秋;;河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全德;赵福祥;郭金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J];运动;2010年06期
8 吴文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J];运动;2011年14期
9 姚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09期
10 王永华;;论温州龙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荷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高斌;;北京2008年奥运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虞定海;牛爱军;;对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刘亚;;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张红霞;孙金波;;政策视角下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刘戈;;非遗视角下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国伟;周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张国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杜学工;;民俗体育与妇女体育文化自觉[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王若光;;天人合一:中国民俗体育之精意[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N];中国体育报;2013年
2 记者 刘景辉;研讨妈祖民俗体育项目[N];湄洲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思宇;民俗体育如何与产业联姻?[N];延边日报(汉);2011年
4 于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收藏功不可没[N];太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磊;北京胡同游要添民俗体育[N];中国体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蒋亚明;加强文化与体育结合力度[N];中国体育报;2012年
7 记者 霍然;我区表彰文体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N];喀什日报(汉);2007年
8 王中其;贰柒拾:从草根到非物质文化遗产[N];乐山日报;2007年
9 本报综合报道;专家眼中的开幕式[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吴静 记者徐翔;北镇文化体育繁荣发展铸品牌[N];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镇新;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2 任猛;苏州船拳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5年
3 申佃贞;江苏省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铭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蹴鞠运动的传承与保护[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贺北;成都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6 杨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河东花棍舞民俗与花鞭民俗的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7 苏鑫;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保护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齐倩倩;浙江船拳的挖掘与保护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袁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五常十八般武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227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2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