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小级别女子拳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1 01:17
【摘要】:拳击是一项反映运动员综合技战术和身体各方面能力的一项对抗型竞技运动。我国女子拳击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如任灿灿、李金子、董程等等。在女子拳击国际化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女子拳击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等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与能力,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发展个人特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分析整理出目前小级别女子拳击运动员的主流打法,找出更加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以首次在新规则下进行的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为例,通过对2014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14名拳击运动员7场决赛视频(小级别4场,大级别3场)的对比研究,分析整理归纳出小级别女子拳击运动员的主流打法以及今后体能训练的发展方向。研究结论如下:1、初次适应新规则,小级别女子拳击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技战术能力已趋于全面化,比赛中较多的小级别运动员选择中距离进攻结合步法的滑步技术,利用后手直拳或是组合拳向对手主动发起进攻。进攻上采用主动进攻为主,防守反击为辅的战术,防守上以躲闪和步法移动为主,结合步伐撤退。比赛惯用后手直拳、左右直拳和组合拳发起二次攻击,也正因为如此多数运动员比赛中易出现能量储备不足,体能消耗过大,消极对抗。2、拳击体能训练的重点是对拳击项目的认知和判断。强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认知能力。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需要科学的以运动员的比赛需求作为指导思想,训练主旨是发展运动员的综合技术和全面的能力。小级别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快、连续性的进攻、全面的技战术能力、灵活的步伐移动等特点,结合运动员的个人实际能力以达到最终比赛时体能满足比赛需求。3、拳击运动的力量训练中,针对小级别的身体形态,是典型的技能型的速度主导类的选手,重拳进攻少,善于运用速度进攻,训练时应注重速度力量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出拳的力度;突然的步伐移动结合拳法进攻,表明了小级别运动员在反应力和爆发力上具有一定训练需求;由于长时间的回合比赛,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对运动员是一种考验,力量训练时应该在保证技术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力量耐力的训练。4、拳击运动的速度训练不仅仅是运动员自身对于比赛节奏的把握,同样也是对准确的进攻时机的判断。小级别运动员比赛中对速度的掌控力要求高,如攻击节奏快、灵敏的躲闪、比赛中快速的反应等等。这要求运动员在平时的速度训练中,注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的练习。训练时需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把握好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恢复能力。5、耐力是拳击运动员比赛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糖酵解供能的能力和运动员自身的恢复能力对一场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赛视频可看出,小级别运动员普遍存在最后一回合体能跟不上比赛的节奏,易导致出拳路线变形、动作不到位等。耐力训练时,小级别运动员应当注重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的训练,主要是保证运动员的高频率出拳和连续的攻防转换,培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亦海,于联志;我国拳击奥运集训队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2 许奎元;;世界女子摔跤72kg高水平运动员技术特点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毛爱华;赵彩红;;我国优秀男女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文杰;浅谈拳击运动员的战术打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5 李晓辉;;拳击运动体能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6 刘建;宋爱玲;;竞赛规则发展变化的阶段划分和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郭峰;张日辉;;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肌肉表面肌电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峰;中国女子拳击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S1期

9 王连方;胡贤豪;;从第4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看女子拳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年01期

10 王连方;;从第6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看女子拳击格局[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海明;世界女子拳坛格局下我国女子拳击技战术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1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71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