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烟台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1 05:58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改观,思想逐渐由物质观向健康观转变,对锻炼需求越发增长,而且国家对体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投资兴建大型场馆。通过数据显示大部分的体育产业都与大型场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体育产业逐渐成长的基础。然而体育场地的数量与质量是直接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人民群众思想转变,对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十分关注;另一方面,体育场地的建设,可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对烟台市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发现,最近几年烟台市大型体育场馆的修建非常迅速,包含烟台市体育场、烟台市体育馆、烟台市芝罘区人民体育场、招远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大型场馆建设分布于烟台市各个区域。大型场馆的建立起初除了为赛事建立以外更多的是服务于人民群众,但场馆的后期的正常运营管理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烟台市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讨烟台市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为之提供一系列的建议帮助其运营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烟台市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较多大型体育场实行单位自主运营;管理方面水平不高,限制其发展;融资渠道比较单调,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定期拨款成为重要渠道;相关专业的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缺少对市场开发的场馆人员;创新性低,无形资产创收相对落后,尤其是对冠名权与长期广告的创新与开拓;体育场馆内的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烟台市场馆运营管理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下发展建议:湮灭场馆的体制障碍,创新机制;场馆应着手于现实现状,合理计划与完善建设;完善人才机制,引进人才,并且留住人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的引入;加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提高服务水平,吸引顾客。旨在充分推动烟台市各大型场馆实现其公益性,并增进与经营性的相互结合,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thought, the thought gradually changes from the view of material to the view of health, and the demand for exercise increases more and more, and 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orts cause, especially in inve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The data show that mos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rge venues and is the basis for the gradual growth of the sports industry. Howeve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ports venu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one hand, the people's minds change, and the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ports ven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national sports field census in Yantai C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sports venues in Yantai City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very rapid, including Yantai Stadium, Yantai City Stadium, Yantai Zhifu District people's Stadium, Zhaoyuan Sports Center Stadium, large-scale stadia construction in Yantai City each region. At first,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 venues is more to serve the people than the establishment of events, but the norm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tadiums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logic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n Yantai.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n Yantai City, and provide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to help its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large stadiums in Yantai, the management mode is relatively simple, more large stadiums operate independently,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s not hig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diums is restricted. 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relatively monotonous, and the regular allocation of 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higher departments becomes an important channel; The innovation is low, the income gener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especially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ming right and long-term advertisement, the service level in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s not high,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in view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Yantai stadium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nihilation stadiums' system obstacles, innovation mechanism,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should start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plan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reasonably; Improve talent mechanism, introduce talents and retain people; 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enhance the introduction of funds;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vice, attract custo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lly promote the public welfare of the large venues in Yantai,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management, and t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开成,杜习利;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文化创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05期

2 韩开成;刘杰;;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营销创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陆歆弘;;大型体育场馆的融资及收益风险[J];体育科研;2007年02期

5 刘波;邹玉玲;;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邹飞鹏;;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解读[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7 高扬;;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8 汪德华;;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J];才智;2009年26期

9 潘翌;陈琳;易筱瑾;;90年代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2009年12期

10 刘广路;袁国良;;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化改制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刚;;影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建设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杨金田;袁国良;王文平;王学顺;季彦霞;孔宁宁;;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性障碍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张春萍;;促进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雷厉;肖淑红;;大型体育场馆管理属性的辨析与模式划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汤起宇;杨思瞳;;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利用刍议[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柳伯力;;关于国有大型体育场馆改制的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赵道静;;浅析大型体育场馆业务流程再造[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章丽洁;;美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相关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10 杜勤;倪俊;樊卓;王硕禾;;体育场馆数字化可视管理系统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勤毅;大型体育场馆如何“造血”?[N];解放日报;2011年

2 记者 贾海红 刘敏;大型体育场馆运营要始终坚持公益性[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苏莉;大型体育场馆要“用”起来[N];湖南日报;2012年

4 薪跃;大型体育场馆改革求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袁雪婧;奥体中心创新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盼;大型体育场馆:多元化求生[N];中华建筑报;2013年

7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辉;一体化运营是大型体育场馆发展方向[N];中国体育报;2014年

9 杨金田 王文平;突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瓶颈[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记者 邹丽;全国大型体育场馆工作交流会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泽超;基于PPP视角的中国大型体育场馆建管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茹;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张宁;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3 仲维博;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的市场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4 曹家桢;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乔玉;广州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共服务中居民需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周驰;常州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丽娜;广州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何天皓;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公益开放时段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9 肖后应;西宁市大型体育场馆使用管理状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孙林;大型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探究[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2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72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