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乒团体比赛技战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2 14:51
【摘要】:乒乓球项目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同时又作为我国的“国球”深受国人的喜爱。自2008年设立乒乓球团体项目比赛后,我国男团包揽了奥运会冠军。马龙、张继科、许昕是31届奥运会我国男团的主力选手,他们都是双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选手,其技战术风格也引领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本研究以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乒团体进入8强后的3场比赛的运动员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技战术特点与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剖析,总结三位男团主力选手的打法特征、制胜因素及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男乒团体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和技战术打法发展与创新方面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发现:(1)我国男乒团体各项技术完善,整体实力强。三段(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得分率都达到良好以上的评估值。其中,相持的得分率超出优秀峰值8%。我国男团选手均是双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以前三板为主、善于全台抢攻、正手技术娴熟且质量极高、处理小球技术细腻,有效限制了对手的进攻,加之高质量回击和良好衔接是取胜的关键,但在抢攻上落点的变化、接发球方式、反手的杀伤力等有待进一步加强。(2)马龙发球抢攻技战术出色,发抢段的得分率高达72%;主要利用了正手拉弧圈球和正手侧身拉技术抢攻,但有时侧身后落点单一,无法保护正手大角度来球。接发球方面太过单一,多以摆短控制为主,果断抢攻较少。因此,要以加强接发球练习为重点,全方位地提高接发球质量和抢攻意识;在保障高质量侧身一板制敌的同时提升对正手大角度的保护意识。(3)许昕由于直板握拍的优势,台内小球处理变化莫测,有效限制了对手的抢攻;接抢段和相持段表现较好,得分率分别为51%和58%。接抢段正手拉弧圈球的效果最佳,但正手台内挑打和横打拧拉相对失误较多。可能由于其直拍横打技术不够完善导致发抢段效果不佳,发球后抢攻失误较多,关键球处理不够果断。因此应重点加强直拍横打技术和对关键球的处理,提高心理素质。(4)张继科在团体赛中的接抢段与相持段表现较为出色,接抢段上手积极果断,反手台内拧拉技术是其主要的进攻手段;拧拉的弧线低、旋转强;发抢段虽然抢攻主动,但得分率不高;相持段的正反手利用均衡,特别是反手的得分率高;但衔接方面太依赖高质量击球,进攻落点较为单一,变化太少。因此,应加强衔接练习,在继续保持抢攻意识的同时注意落点的变化,以巧取胜。(5)张继科和许昕作为这次中国男团的双打选手,两人一左一右,跑位灵活且各有特点,许昕台内球处理好并且正手质量高,张继科反手强劲和拧拉技术成熟。两人的发抢与相持段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得分率分别为83%和46%;接发球技战术优势明显,但过多依赖了个人能力,配合略显默契度不够。因此,应在平时训练中重视双打技术与战术的配合,加强两人在比赛中的沟通和落点的变化。(6)当今我国男团打法的特点为“技术全面、特长突出”、前三板抢攻果断、处理细腻、衔接快、小球处理细腻、拼抢凶狠等,加之中国乒乓球队敢于尝试,大胆技战术创新,从而引领世界乒乓球高速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振绪;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1期

2 程序;论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胡晓娟,朱建勇;上海部分高校开展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刘玲;孟贺明;;浅谈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玲;孟贺明;;浅谈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6期

7 晓秋;以渐进的方式深化改革——杨树安谈乒乓球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史;2001年02期

8 赵世勇,郭亦农,张博;论乒乓球运动的“回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赵世勇;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剑,宋涛;想象技能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与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坤;;河南省乒乓球二线运动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戴临中;;对实行新规则后乒乓球运动技术对抗的基本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曲峰;尹彦;周兴龙;;乒乓球运动典型动作的足底压力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兰彤;何艳;;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李俊卿;;中国传统哲学对乒乓球发展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6 刘雅玲;张海辉;;浅析乒乓球“赛制”的变化及其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孔垂辉;肖映笔;;乒乓球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宇星;;从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引入外援引发的思考[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王文渊;王艳;;对49、50届世乒赛“中国—新加坡”女团决赛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祝振军;;乒乓球旋转的力学原理及快攻克制上旋的方法[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原;成都 打造乒乓球西部“发动机”[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葛会忠;乒乓球唱响全民健身之歌[N];中国体育报;2007年

3 记者 杨宇晗;我市乒乓球运动协会成立[N];咸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夏云阶 实习记者 曹希;安乡全面部署创建“国家乒乓球之乡”工作[N];常德日报;2011年

5 朱宝华;从专业角度展示乒乓球运动[N];中国集邮报;2013年

6 张璐;市职工迎奥运乒乓球决赛开拍[N];天津日报;2008年

7 何凯;中国乒乓球甲B赛昨日在眉开幕[N];眉山日报;2008年

8 葛会忠;业余赛事将接轨高水平联赛[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三白;实现从基地到产业的跨越[N];鞍山日报 ;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华 谢秋林;小小银球传友谊[N];丹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永生;旋转飞行乒乓球的状态估计和轨迹预测[D];浙江大学;2017年

2 成波锦;乒乓球运动创新方法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鹏;乒乓球运动中连续移动击球动作动力链的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刘凤梅;世界竞技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3 屈铭U,

本文编号:2374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74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