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洪明;练栅栅;;美国教师培养质量认证的新近改革——CAEP认证标准的背景、内容和特点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5年05期
2 鲍洁;;专业认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董秀华;;专业认证:中国高教评估不可忽视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4期
4 方庆朝;当前美国高等学校认证评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晋浩天;;教育部:健全“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度[N];光明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颖;许小妹;秦侠;胡志;;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年06期
2 许崇海;方斌;史岩彬;邱书波;肖光春;;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发展历程探析: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之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年23期
3 王宣赫;谢庆宾;吴胜和;徐静;;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11期
4 裴小琴;夏春明;范圣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10期
5 王昊;崔广志;庄朋伟;张艳军;;基于专业认证推动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年10期
6 毕大森;赵淑枝;李鑫;杨光;;适合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模具工业;2015年07期
7 姚强岭;李学华;万志军;郑西贵;李桂臣;;煤炭开采国际化趋势与采矿工程专业认证[J];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03期
8 赵春霞;黄学辉;顾少轩;周静;;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学科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年04期
9 陈敬良;;浅议高等教育的评估与评估发展态势[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年04期
10 陈春晓;于东红;;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萍;洪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调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之豁免政策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04期
2 刘文华;;ABET技术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我国发展技术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3期
3 王光明;刘昭明;郑立文;;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初探[J];纺织教育;2012年02期
4 洪明;;教师教育专业化路径与选择性路径的对峙与融合——NCATE与TEAC教师培养标准与认证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7期
5 毕家驹;;关于中国工程专业认证的所见所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03期
6 吴爱华;郑秀英;;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8期
7 郭小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访清华大学余寿文教授[J];计算机教育;2008年13期
8 张文雪;王孙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李茂国,张志英,张彦通;积极推进专业评估与认证,引导工程教育协调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周其凤;总结经验 继续努力 把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晨;;专业认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新举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张佳康;;试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24期
3 林宗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4 颉梦宁;李风雷;孙超;曾中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培养[J];教育探索;2007年11期
5 姚兵;;就业视角下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07期
6 范会玲;;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论[J];河南农业;2008年10期
7 刘继鑫;;关于贵州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8 马力;赵先卿;马翠娥;;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社会需求[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9 陈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李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思考[J];青海教育;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劲松;徐佶;韩会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程在宽;葛春林;王伟;;“一专多能”新的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继承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周红萍;苏家福;张娟;吴佑年;王丽;;体育教育专业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4 王新坤;刘建;;协同创新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5 郭强;杨杰夫;;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本科专修教学大纲的分析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林佳东;;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2017年
7 刘晓琴;唐桂萍;;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王健;佘德峰;王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9 魏征;田光灿;;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罗艳蕊;;我国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建新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体育教育事关未来[N];人民政协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刘坤U,
本文编号:257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7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