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大数据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7:04
【摘要】: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群众逐渐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日益剧增。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出现新的供给途径,但是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不足、部分供给过剩、群众的需求不能直接反馈给政府等问题,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很难满足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本文以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影响体育公共服务信息满意度的因素、群众获取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途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的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存在哪些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应如何利用其优势,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研究表明:1、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以下三点不平衡:(1)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存在部分剩余供给;(2)场地信息供给短缺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3)缺乏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需求的表达途径;2、影响体育公共服务信息满意度有以下几个因素:内部因素是月收入,而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年龄、学历、性别对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外部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场地满意度、设施满意度、是否参加体育比赛、指导员因素;3、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依次排序为健身过程指导、场地信息、体育知识普及、体育赛事新闻、医疗康复保健、体育用品选择、体育公益活动;4、大数据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因此,政府应依据群众的需求进行供给,在健身过程指导、场地信息、体育知识普及、体育赛事新闻这个四方面重点为群众提供供给;供给途径方面,群众经常通过手机获取相关信息,政府应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出台体育公共服务类的APP软件,运用大数据中的数据分析,更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大数据与体育的结合,完善制度法规。另外,社区活动应从群众身边出发,在社区中开展讲座、普及体育知识等方式,不断满足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
【图文】: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体育


图 1 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图 1 中的多元化供给模式中仅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缺少个人的供络的普及,,群众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了解的或是擅长的体育知识等,自个小的供给方,所以,多元化供给中应该包括个人供给。上所述,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供给目标是以群众的需求为主,群众的基括:场地设施、组织指导、健身活动等。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信息供,朝着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方式多元化以及供给途径多元化的方向发者提出目前体育公共服务信息供给最大的问题是供给不足,但是很少有步研究哪些供给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哪些供给存在不足,属于无效供给,并分析出群众希望获取的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具体。合樊炳有的《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探讨》[14]和《体育公共服务的理系统结构》[15],本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制作出体育公共服务运行的,作为本次研究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乒乓球,协会,重庆市,网站


来源:重庆市乒乓球协会网站图 3 重庆市乒乓球协会网站同的协会有各自的特色,但网页的专栏设置基本一致,如图 3 所乓球协会的网站为例,首页上设有协会介绍、新闻资讯、通知公赛事报名、乒乓技巧、球迷互动的专栏,在网站首页群众可以根给获取赛事信息等,但是依然存在群众反馈不及时的问题。统的社团供给(网络普及之前),较多的是社区组织,部分群众参及时供给给群众,途径较为单一。目前,网络的普及,在大数据共服务信息的已经大量在网络上发布,群众第一时间获取到信息足了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业的供给大多以举办赛事的形式提供给群众,但是群众需要支付费庆乐视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每年举办的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需要缴纳报名费,即使如此,依然吸引了八千多人参与比赛。除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丽萍;;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2期

2 丁青;王家宏;陆柳;韦伟;;我国公共体育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资源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张引;陈敏;廖小飞;;大数据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年S2期

5 易锋;陈康;曾红卒;潘明英;;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及特征[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詹兴永;刘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历史演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周岩松;;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8 陈永新;;构建我国体育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俞琳;曹可强;;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1年03期

10 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晓骏;昆明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展治中;基于农民需求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何青;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创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向宇宏;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内容分类及对贵州省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田翰林;体育公共服务供需耦合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高晓薇;基于互联网的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站的信息供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晓洁;网络治理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0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