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排舞运动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9:03
【摘要】:排舞运动起源于西部乡村舞蹈,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全世界广为流行,自2004年初步引入中国,到2007年风靡整个中国。由于排舞运动自身独特的特点,风格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强健身心的功能,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排舞在山东省推广近9个年头,并在高校教职工这个群体中发展的方兴未艾。排舞运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高校教职工这个群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所以高校教职工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研究山东省各高校教职工排舞运动发展趋势,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相关的意见及建议。研究过程中反复观看四届排舞比赛视频录像,分析历届比赛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最终的比赛成绩找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意见与建议,为排舞运动在山东省高校教职工群体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结论:1.排舞运动发展历史悠久,自引入中国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排舞具有健体、健心、健脑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舒缓身心、放松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女性来讲有助于塑造完美身材,锻炼气质,此外排舞运动能够提高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充分彰显团队精神。2.排舞运动深受高校教职工的喜爱,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女性教职工的参与度远远高于男性教职工,男性教师对于排舞的参与度较低。涉及人群大多分布在25到30岁左右,中青年教师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教职工的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中青年教职工更愿意参与到排舞这项运动中去。3.排舞运动在山东省高校教职工这个群体中推广近7年,其中济南部分高校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总体开展状况较好,学校硬件设施配备完善,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还有一部分高校师资情况相对落后,没有技术性的指导,目前,只有山东师范大学一所高校拥有专业排舞指导员。倘若想使排舞运动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4.山东省教育工会于2011年举办了第一届山东省直属高校教职工教练员培训班,两年一届,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一届排舞培训班的高校教职工分别来自于22所省内高校的41位教师,经过两天的技术性指导,熟练掌握12首排舞曲目。第二届培训班有19所高校的50名教职工参与学习,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掌握了13首风格各异的舞蹈。参与第三届培训班的高校数量迅速增长至57所,及115名教职工。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掌握了17首不同风格的排舞,相比于前两届,呈迅速增长的态势。第四届排舞培训班规模相比第三届来说略微有所减少,由51所高校的104名教职工组合而成。此次排舞培训班不仅学习了12首排舞,还学习了5首四德系列健身广场舞,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这四届排舞培训班无论是从高校数量还是参与人数上都是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排舞运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5.2011年成功开展第一届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排舞比赛,两年举办一次,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四次。第一届排舞比赛由12所高校的250名教职工参与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体育学院获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第二届排舞比赛由10所高校的11支代表队(山东师范大学派来两支代表队)及200名教职工组成。第二届比赛相比第一届来说增加了组别的设置,使比赛更趋于公正公平。第三届排舞比赛相比于前两届比赛规模迅速扩大,比赛分甲、乙两个组别,并且甲组、乙两组分别设立中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第四届排舞比赛的组别设置相对于第三届排舞比赛没有较大变化,但是参赛人数和参与高校的数量有所减少,由21所高校的375名教职工参与其中。调查表明:第三届参与人数最多,是前两届比赛的两倍之多,比赛规模十分壮大,促进了排舞运动的推广与发展。
【图文】:

性别比例,参与者,教职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职工进行培训是每次排舞比赛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教职工排舞的比赛水平,使其更加严谨化、正规化、专业化,同时使比赛更具看点。四届排舞培训班由山东省教育工会主办,各大学承办。第一、三、四届培训由山师大承办,第二届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每届培训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的排舞水平,增进了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4.2 山东省各高校排舞运动开展基本情况的分析4.2.1 山东省高校教职工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对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有无舞蹈基础、职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参与者,教职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职工进行培训是每次排舞比赛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教职工排舞的比赛水平,使其更加严谨化、正规化、专业化,同时使比赛更具看点。四届排舞培训班由山东省教育工会主办,各大学承办。第一、三、四届培训由山师大承办,第二届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每届培训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的排舞水平,增进了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4.2 山东省各高校排舞运动开展基本情况的分析4.2.1 山东省高校教职工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对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有无舞蹈基础、职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金梅;郭丽霞;;从体检率看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年07期

2 梁莎;陆瑞雪;丁涛;丁胜;;高校教职工身体素质与健身投入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年11期

3 赵兰芳;陈昭庆;余菁;陈海静;;大学章程治理视野下广东高校教职工权益维护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4 唐斌;;高校教职工微博使用的现状调查及其职业应用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5 孙雪春;;高校教职工桡骨骨密度现状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刘三华;;《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2期

7 王鲁奎;张晓婷;;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评估及对策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年04期

8 赵培举;;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9 李政;;建立健全四种机制创新 加强高校教职工党员廉政建设[J];科技风;2014年17期

10 师楠;;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波;李滨;;高校教职工健康保健之管见[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晓华;;对北京市部分高校教职工“健康体适能”和体育参与模式的研究[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3 任燕;郑路;;对高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H大学某学院的调查[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石磊;李鸣;刘中武;陈青;黄承钰;;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老年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营养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会议录[C];2008年

5 刘翔;;甘肃高校教职工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调查研究[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冯艳;;养生视角下高校教职工的生活方式研究——以兰州市高校教职工为例[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梁秋发;黄立清;张南捷;;某大学教职工颈椎病调查及结果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雷厉;汪蕾;朱晓兰;杨丹;;体育院校术科非术科教职工体质特征比较及与运动习惯的相关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金太;赵建林;王凤秀;马蕾;秦爱东;潘慧英;彭爱东;付清;何毅;;针对大学校园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0 石磊;李鸣;张欢;宋丽娟;刘中武;黄承钰;;成都市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活习惯/饮食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小萍 通讯员 贺茂林;青年创业者盼破解“融资难人才缺”[N];湖北日报;2017年

2 白树友;让新毕业大学生及高校教职工安居乐业[N];中国工商报;2017年

3 陈黎明;湖南:取消高校教职工子女高考降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陈黎明;湖南取消高校教职工子女高考降分优惠[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罗仲尤 栾永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对策[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龙超凡;福建政策支持规范民办高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湖南大学 刘克利邋罗仲尤;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属性[N];光明日报;2007年

8 湖南省思政工作特约研究员、湖南大学教授 李莉;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报;2008年

9 李京华;高校职务犯罪增加需警惕[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记者 胡莺;抓住机遇 负起重任 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N];吉林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阅群;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排舞运动发展趋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雅婧;山东省直属高校教职工排舞运动开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路庆;湖南省某高校教职工移动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4 陈进东;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卜雨华;湖南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中南大学;2009年

6 罗仲尤;“场”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姜俊霞;北京市成人高校教职工亚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8 张艳;吉林省某高校教职工连续四年生活方式病状况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教职工薪酬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永祥;武汉市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0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10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