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第十八届亚运会四强队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2:07
【摘要】:近年来,我国篮球在国际大赛中没有取得人们期望的成绩,整体水平下滑。其中后卫能力的欠缺是不容回避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要在以后的国际大赛中实现突破,培养优秀后卫队员已是“燃眉之急”。第十八届亚运会作为距离2019年篮球世界杯最近的一次大型赛事,汇集了亚洲地区各路豪强,也汇集了亚洲地区最优秀的后卫球员,所以本文在结合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进攻能力运用的角度对中国后卫球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为我国男篮后卫水平的提高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本文以第十八届亚运会四强队男篮后卫的进攻能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强队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和冠亚军决赛的八场比赛作为调查对象,全面研究四强队后卫的进攻能力,从而试图找出中国后卫球员的不足。本文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十八届亚运会四强队男篮后卫进攻视频片段进行统计和研究,通过专家访谈法,本研究把后卫球员进攻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进攻技术能力、快攻战术能力、进攻基础配合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在进攻技术能力上,中国后卫三分球是主要得分手段,罚球和二分球命中率偏低,缺少中距离出手,抛投投篮方式较少与四强队后卫有差异,在不同时段得分,在第二节和第四节得分高于第一节和第三节得分,其中第三节得分与对手后卫有差异。中国后卫占全队得分比例偏低,在传接球技术中四强队后卫中均以胸前传球和体侧传球为主,接球方面,中国后卫在抢位接球和个人摆脱接球均与四强队后卫有差异。在运球技术上中国后卫多以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变速运球为主。在突破技术上中国队后卫多以运球中突破为主,在突破次数上较少,在移动技术上中国后卫与对手后卫利用无球空切和摆脱技术形成得分和造成犯规的能力水平相当,有效的移动次数均较少。在抢进攻篮板球技术上,中国后卫不积极,且前场篮板次数较少。(2)在快攻战术能力上,中国后卫与对手后卫相比发动快攻战术次数少,在抢篮板球发起和抢断球发起与对手后卫有差异,在快攻的推进阶段中以短传球推和长传球推进为主,其中运传结合推进与对手后卫有差异,在快攻的结束阶段中造成犯规能力较强,其次以投篮结束快攻较多。(3)在进攻基础配合能力上,中国后卫在次数上要高于其他队伍后卫,其中,突分配合要高于对手后卫;传切配合落后于对手后卫;在掩护配合方面,中国后卫与其他队伍后卫有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内线队员给中国后卫队员在高位掩护后顺下或往外拉开空间配合较多。中国队后卫将球推进到前场和组织进攻的时间与对手后卫水平相当。进攻效率前五名中国队后卫仅占一席,其余两名后卫排名均靠后。
【图文】:

区域分布,区域分布


立在进攻技术的基础上,它是指为了突破防守获得投篮用的技术方式、配合行动和集体协调组织形式与方法。术”具体指后卫队员快攻战术能力、基础配合能力组成半场和组织进攻界定间:本研究除去球过半场时出现犯规和违例的进攻回合时间。进攻的时间指标:本研究除去快攻、抢攻,球过半场后组织进攻。区域概念的界定中,球员投篮的区域通常把半场进攻可以分为 16 个区),6-10 是限制区外的两分投篮区(即中区),,11-14),15 区代表上篮。见图 4-1

结构图,男篮,占比,中国队


图 4-2 四强队男篮后卫不同区域出手占比结构图表 4-13 和图 4-2 可以看出,前四名男篮后卫球员在各区域投篮分布均国家又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其中中国队以 1-5 区和 15 区,远距离主,1-5 区和 15 区投篮分别为 53.50%,25%,说明中国队后卫球员以5 区上篮为辅,其中在 2 区和 3 区的投篮命中率均超过了 50%,整体 1于韩国队后卫。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东平;;关于提高篮球罚球命中率训练的探讨[J];学周刊;2015年18期

2 唐玉成;曾小松;;中超和欧洲五大联赛本国球员和外籍球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3 于海涛;李斌;陈燕梅;;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与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21期

4 马金凤;师永斌;;中美篮球著作中接球技术分析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骆文英;;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组织后卫技术能力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陈小林;;2007年欧洲篮球锦标赛四强赛高位挡拆攻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王祯义;;论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8 张小平;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运用的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时震宇,冯守东;从第14届男篮世锦赛看中国队后卫与外国队后卫的差距[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10 于振峰,辛迎喜,黄黎;对篮球无球进攻队员技术运用要点和质量要素的分析[J];体育学刊;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单曙光;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张勇;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术磊;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四强球队的攻防能力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杭兆康;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战术运用特点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3 王苗;2014-2015 CBA季后赛中外后卫队员重点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4 桂飞;2013-2014赛季CBA总决赛中外优秀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成龙;2014-2015赛季天津男篮与对手主场比赛进攻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6 陈振东;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队阵地进攻中后卫个人进攻能力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冬冬;现代男篮优秀后卫技术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8 赵锡华;中国男篮组织后卫攻防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辛凯;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群体能力表现的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10 任连柱;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队员与对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1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