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的运动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2 14:48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充分吸收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目前主流的运动学分析软件,首先对山西大学运动训练专业6名网球国家二级运动员在正手单拍击球和双手反拍击球的摆动特征进行运动学分析,对正反手击球过程中上肢和下肢不同关节的运动角度和运动速度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的运动学模型。从而找出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在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从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角度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优化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而提高我国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以及综合竞技能力做出一定的积极贡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无论是正手平击球还是正手上旋球都是按照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球拍的顺序来完成整个击球动作的。此外,正手上旋球动作中除去踝关节的各个关节和身体部位的速度峰值普遍要大于正手平击球。(2)虽然正手上旋球变化趋势在时间刻度上相对于正手平击球要慢,但是在下肢关节角度变化幅度上,正手上旋球要大于正手平击球。(3)在挥拍开始阶段,正手上旋球与正手平击球在右踝关节、右膝关节和右髋关节的速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挥拍击球时刻,正手上旋球在下肢关节上的运动速度要明显高于正手平击球;在挥拍结束时刻,正手上旋球在下肢关节上的运动速度要明显高于正手平击球。(4)在挥拍起始阶段,正手上旋球和正手平击球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角度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挥拍击球阶段,正手上旋球在击球时刻的肘关节角度和腕关节角度要明显大于正手平击球;在挥拍结束阶段,正手上旋球的肩关节角度要明显大于正手平击球,但是二者在肘关节和腕关节角度上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5)在挥拍开始时刻,右上肢各环节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在挥拍击球时刻,正手上旋球在击球时刻上肢各环节的速度都要明显大于正手平击球;在挥拍结束阶段,正手上旋球在击球时刻上肢各环节的速度都要明显大于正手平击球。(6)在引拍阶段,闭合式反手击球在左膝关节、右膝关节和左踝关节角度上要显著大于开放式反手击球;在击球时刻,闭合式反手击球和开放式反手击球在除去右踝关节角度外,其余各个下肢关节的角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7)在引拍至击球结束时刻,闭合式反拍双手击球在引拍阶段的膝关节速度要明显大于开放式反拍双手击球;在击球时刻,闭合式双手反拍击球在击球时刻所有下肢关节上的速度都要显著大于开放式双手反拍击球;随挥结束时刻两个动作在随挥结束阶段的速度基本类似。(8)在引拍结束时刻,开放式双手反拍击球的右肘关节角度要明显大于闭合式双手反拍击球;在拍面与球接触时刻,运动员关闭式反拍左侧与右侧肩肘角度均大于开放式反拍;在随挥结束时刻,运动员两种反拍动作左肩角都是逐渐增大的,左肘角逐渐减小。(9)运动员两种反拍动作的左侧肩肘腕关节速度均大于右侧,且肩肘腕关节至拍头的速度均呈现从躯干近端向远端依次递增的趋势;在拍面与球接触时刻,运动员关闭式反拍与开放式反拍左侧与右侧肩肘腕关节速度都呈现递增趋势。并得出如下建议:(1)本研究的测试对象是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方向的6名国家二级网球运动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网球专业二级运动员总体数量比较大,因此从宏观的范围来看,不同学校网球专业二级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专业基础、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从更为准确的角度来看,后续研究应该进一步扩大样本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例如可以从多个地区和学校抽选一些实验测试的样本,以保证整个实验结果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2)从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正反手技术动作来看,虽然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寻找出其在技术动作上的缺点和问题,但是就网球运动而言,其技术动作的提升数量同样涉及到其他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后续的训练中,需要结合训练计划、训练手段、训练保障等多方面因素从综合层面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质量。(3)本次研究仅限于对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方向二级运动员的分析,因此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相应的训练计划以及研究结论,都需要后续的研究加以重新分析和论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45
【图文】:

阶段


引拍阶段

拍击


但是大多数学者将此动作划分为引拍阶段(图 1-6)、挥拍击球阶段(图1-7)、随挥阶段(图 1-8)。便于能够更好地在此基础上做出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将开放式与关闭式双手反拍动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拉拍阶段,转髋转肩击球阶段,随挥跟进阶段。①郭佳.北京市大学生男子网球代表队单打比赛发球角度与得分率关系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8.②[美]保罗·勒特尔等.世界一流网球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135-136.

阶段


随拍阶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英杰;;简论中外网球运动员的差距及解决方案[J];青少年体育;2019年09期

2 张卫;张志斌;陈德志;罗俊波;;离心训练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移动技术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廖冰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特征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4 张曦;王亚文;;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年03期

5 李建华;;网球运动员的情绪因素对竞技水平影响探索[J];体育风尚;2019年11期

6 葛玉龙;喻晶;;女子网球运动员哈勒普2014-2018赛季参赛安排研究[J];体育风尚;2019年11期

7 马孝刚;张志华;史兵;;国际视域下关于网球运动员的研究路径与热点演化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8年05期

8 张玉莞尔;;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非训练因素的探讨[J];运动精品;2018年12期

9 刘占捷;;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10 黄伟;卢方群;;基于运动损伤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功能性筛查的实证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涛;周继和;;世界优秀青年网球运动员安娜布林科娃网前正手截击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6)论文集[C];2016年

2 王文增;魏忠凤;;积极自我暗示训练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3 聂振亮;孙庆祝;李月翠;;对网球运动员合理饮食与睡眠的研究[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4 谭沃杰;;谈网球运动员的修养[A];《体育科研》1999年第3期(总第75期)[C];1999年

5 李竹青;;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的研究[A];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考——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辉;熊开宇;;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肌电特征分析[A];2014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陈光华;;公开赛以来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职业规律的研究与分析[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8 李竹青;;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李斌;朱煜;杨则宜;;国家女子网球运动员热环境训练和习服过程中营养干预对其机能状态的作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唐潇;钱竞光;宋雅伟;戎科;;青奥主力网球运动员发球动作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昌职业学院文艺体育与通识教育部 徐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6年

2 李元卿;有感于为小鸟下跪[N];光明日报;2003年

3 记者 谢志娟;甘肃深圳携手培育网球新苗[N];甘肃日报;2011年

4 晓新;中国网球形势严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刘志月 法治周末记者 周琦;招聘对象限定羽毛球网球运动员引质疑[N];法制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烈;台湾竞技体育的尴尬[N];福建日报;2016年

7 王永强;打造中国版“莎娃”[N];中国经营报;2006年

8 石立;《拿着剪刀奔跑》:怪异并畅销着[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周文学;中国网球充满希望[N];中国体育报;2001年

10 陈依元;让敬畏生命成为首要的道德标准[N];宁波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黎玉庆;越南16岁男子网球运动员提高击球中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2 胡亚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中国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赵佳;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邹廷铸;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四种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王小春;网球运动员时空预测特征及ERP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季跃龙;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7 杨勇涛;虚拟情景对网球运动员知觉动作表现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8 周桂琴;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菊冬;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及训练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年

2 韩有强;陕西大学生网球专项运动员赛前焦虑特征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年

3 赵艳丽;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职业基础阶段的选赛特征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4 王杨;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稳定性的运动学对比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5 苏立夺;情绪和自我控制力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运动决策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6 熊鑫;亚洲职业网球运动员郑泫硬地技战术特点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7 卢崇兴;抗阻速度和灵敏训练相结合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8 邹洋;我国网球运动员过早退役的训练学和社会学因素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9 周玉瑾;中美高校网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10 周艳;我国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发展路径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800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00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