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育领域潜规则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22:00
【摘要】:体育领域潜规则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发展体育必须予以思考的问题。从价值的角度考量潜规则后,与其同源的体育领域潜规则相应的呈现出良莠的属性。面对这种情况,既需要对其进行区别认识,又需要从整体上规划治理方略。因此,辨别体育领域潜规则的属性成为认识阶段与规划治理阶段的中间环节。通过资料查阅、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归纳法与演绎法)后发现:体育潜规则现象虽早已兴盛,但相关研究的数量却并不多见。关于整体潜规则的研究,虽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鲜有较为卓著的研究成果,理论专著更是鲜见。其中,容易引起注意的是,各界对潜规则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根据观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潜规则不良观,也称一元观;潜规则兼具优良属性的二元观;以及在二元观基础上因呈现出中性而命名的三元观。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出现观点的差异并不为奇,从研究的出发点上分析,各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均在于促进事物发展,只是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以及在提出治理策略方面有所侧重,所以,三种观点并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从人文研究的角度,笔者没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分析潜规则的类别上,反而认为将事物的价值凸显清晰才更具有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体育领域为背景,以潜规则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框架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共6小节。第一部分,共3小节。包含引言及研究内容的前两节,即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方法。它们为第三节体育领域潜规则概念的引出,提供重要的理论背景,并为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从学术研究、体育实践、国家发展三个层面进行了说明。在结论中,依据潜规则的定义,体育领域潜规则定义为“体育领域内未被察觉、或不具备形式正当性的规则”。概念厘定后,体育领域潜规则分为良性潜规则和不良潜规则。良性潜规则是有益于人们文化生活的潜规则。它具有上升为法的可能,这是良性潜规则的显著性优势及不良潜规则无法企及的特征。而不良潜规则是指与现行主流文化、主流秩序的要求与期望,存在行为与思想不相符合的一类潜规则。按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种情形:可以是没有触及法律红线的一类不良潜规则。它强调的是一种法律授予权力后的潜规则行为,如自由裁量权为私利服务的行为;或者是没有违反形式上的法律条文,但已冒犯了法律精神的一类不良潜规则,文中以例举“混水摸鱼”事件对此进行了说明。此外,该事例与其他三项具体事例,统称为体育领域的“四大不良潜规则”,因其不利于体育领域的发展,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研究,并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包括两小节。在潜规则发生机制探源这一节中,将利益作为潜规则发生的重要因素被首先提出。论述中将利益换化为四种具体的形式,即金钱、权利、名誉和地位,并对“自古以来,(金钱、权利、名誉和地位)就是大众梦寐以求的几样身外之物”这一论断,做了简练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推动研究深入的问题——“执着于利益背后的最终需求是什么?”为何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均得到充盈的人,仍会选择不良潜规则?在本节的后半部分,将这种欲望所追求的东西概括为“势”,并就“势”做了相关的论述。此外,在探析潜规则发生的原因中,还包括有立法、执法、司法等相关制度确立与执行的问题,体育行政机关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等。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缺位、执法与司法方面暴漏出的管理缺陷,以及在体育管理层内部存在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为潜规则的运行提供了契机。在第5节中,从潜规则的价值方面,对良性潜规则的作用及不良潜规则的影响进行分别论述。良性潜规则的作用总体概括为三点:一,丰富活动内容,扩充文化气息;二,维持秩序;三,孕育新的法律;这部分内容与概念厘定部分相对应,对良性潜规则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此外,又为后文治理策略中提出的治理关键——辨别优良潜规则,提供了辨识的依据。在不良潜规则的价值分析方面,重点提到两点:一,体育不良潜规则对法律信仰、法律公信力的影响;二,进一步从唯利是图的发展脉络中,分析不良潜规则对“体育四维”“国家四维”的消融作用。最后,通过分析潜规则的不同作用,进行分别治理。第三部分,是包含治理建议在内的结论部分。根据潜规则的表现及其作用与影响,建议:在治理潜规则时,对良性潜规则采取保留与促进其发展的方法,文中从弘扬优良体育文化、立法保护和上升为法,三个方面提供了方法与途径;在治理不良潜规则的建议中,主要采取压制的方法,以缩减其运行空间。该方法从分析潜规则发生机制处得到启发,具体通过完善法律来框定合法的范围、通过提高监察质量以压制发展势头、加强管理机关的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发展科学教育,以改良体育领域的不正作风。最后,是研究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对全文的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概括。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庆;;透过哲学的视角看体育[J];运动;2017年22期

2 ;《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总目次[J];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06期

3 全胜;;德国体育科学组织历史演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4 赵伟;;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相互渗透——评《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5 刘伟杰;;新常态下体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J];知识文库;2016年18期

6 武志英;;数学与体育[J];中华少年;2017年01期

7 陈晨;;论高校体育科学的理论研究[J];祖国;2014年10期

8 ;贺《四川体育科学》创刊30周年[J];四川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9 刘京;周佳彤;徐亚龙;刘强德;孙晋海;;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谈体育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陈春宜;;体育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全;杨建文;张虎祥;田宇;;“大数据”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及思考[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俊辉;孙思哲;;体育科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边红玉;张燕燕;;体育科学指导对中老年广场舞健身锻炼影响[A];第一届“全民健身,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4 徐通;孙永生;史登登;牛真真;;德国体育科学发展史研究——体育科学学科属性的哲学思考[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5 郭璐;毛志雄;;体育科学问卷调查研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6 徐刚;;论体育科学的学科本质属性及学科分类的划分意义[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高炳宏;朱欢;;微循环指标在体育科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A];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8 ;2014年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在兰召开[A];《西部体育研究》2014年第4期(总第136期)[C];2014年

9 魏曙光;潘巧燕;;试论科学转型与体育科学体系的生成[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金丽颖;张琦;张景亮;;第五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全民健身领域论文的分析[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梦雪;特色小镇、智慧体育或成浙江体育产业新引擎[N];中国体育报;2018年

2 叶道;以冬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育领域合作[N];中国体育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杨玉凤 曹正 李锟;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7年

4 本报兼职记者 蔡秀丽 王伟;我要上全运 等你亮绝活[N];中国体育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伟;引导更多青少年爱上体育运动[N];中国教育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王辉;“智慧体育”成未来发展方向[N];中国体育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马悦 见习记者 童健 黄慧仙 通讯员 王颖;青春不散场,梦想正起航[N];浙江日报;2017年

8 缪志聪;江苏教育和体育系统携手合作培养人才[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赵琼;浅谈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九江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亚东;新世纪的亚洲体育[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洪家云;滨海体育的多元价值及我国滨海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金泽;体育赛事综合评估的指数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2 曹杰琪;《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体育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3 杜梦瑶;我国体育标准的软法视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赵艳花;体育领域潜规则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谭煜;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张西金;多样性体育课程对5~6岁儿童智力及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吴峰;河北省保定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纬;天津市区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9 程显旭;新常态下我国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8年

10 秦文重;长沙国际马拉松品牌塑造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1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01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